按照行程安排,試鏡結束是勘察場地,史考把機票訂下,作為生活制片,是最先入組的一批演職人員。
當晚,小高敲門告之,有一位叫卡賓·摩力克的外國人找。
“卡賓?好熟悉的名字。”
楚舜回憶起來,這孩子是獲得金鴿獎的荷蘭人,還在《盜夢空間》擔當副導演。
卡賓大晚上的跑來干什么?很快就知道了,小高把卡賓領來。如果楚舜記得沒錯,小伙應該是白白凈凈,怎么幾個月不見,如此邋遢。
遮耳的頭發和拼接般的穿著搭配,有點非主流。
“從盜夢空間做完現場導演后,我認為時間的敘述,是發掘電影的寶藏的地圖,只要打開寶藏,能收獲掌聲、贊美、金錢。”卡賓臉龐寫滿興奮。
楚舜聽著,等著后面的內容,后面一句才是重點。
“從楚舜先生身上學到了這點,獲得了十七萬歐元投資,拍攝了我的初女作《跟蹤》。”卡賓說道:“想給楚舜先生第一看。”
十七萬歐元一百多萬軟妹幣,的確不多,但對于新人而言相當不錯。
“不知道楚舜先生有沒有時間。”卡賓好似一位有成就,迫切想要自己老師認可的學生。
實則的確如此,在楚舜百年后,電影圈最大的勢力之一,也是金鴿派。
還沒上映,就跑來讓楚舜評鑒,也的確是比較尊重,全片九十分鐘,楚舜想著休息一會,就讓卡賓放映,泰富酒店是總統套房,是有私人影院的,即便是楚舜從來未用過。
《跟蹤》故事簡單:一個作家,他獲取靈感的方式是在街上隨機挑選一位陌生人跟蹤。
有天作家挑選到一位奇怪路人,似乎也有跟蹤目標,并且每天跟蹤者是同一人。
影片展現奇怪路人跟蹤人的片段場景,玩了時間上的花招,奇怪路人跟蹤人的片段,和作家跟蹤路人的時間線并不是同一時間線,途中很多線索,最后反轉的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這劇情?”楚舜看完遲疑了一秒。
“楚舜先生,這劇情有什么問題嗎?”卡賓有些緊張地詢問,這部影片是幾個月高強度拍攝下,才能夠完成,看看卡賓·摩力克的樣子就知道。
“這部影片你作為導演想要表達什么?”楚舜提問。
“現代社會人和人的冷漠。”卡賓道:“我認為現代社會人的冷漠,不是怕自己受到傷害,也不是怕付出后沒收獲,而是感覺別人都是壞人……”
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卡賓講了一長串,楚舜基本沒有看出電影有這層意思。
之所以沉思,是看這劇情,楚舜想起地球上名為《追隨》的影片,主角也喜歡跟蹤的人,但卻不是為了找寫作靈感而是純粹跟蹤人當樂子。
《追隨》也是利用剪輯打亂敘事時間,來增加可靠度,不過兩個故事核心不同。
地球的《追隨》故事是有次跟蹤男二號柯布時被發現,柯布自稱是一名竊賊,邀請主角加入合伙入室盜竊,隨即把他陷害,讓他背黑鍋。
柯布和盜夢空間主角一個名字,沒錯,追隨是諾蘭的初女作,然后在拍攝盜夢空間后,把主角也取名為柯布,算是一個彩蛋。
楚舜之所以會記得這部沒那么精彩的影片,是里面扎心的臺詞:一個二十多歲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多半會把自己想象成一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