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訐楚舜聲音占據少數,收到楚舜邀請的“朝中東”、“韓京哦”六家媒體,都給出類似的評價——
[現場快訊:采訪熔爐事件當事人之一,“現實比電影更黑暗”、“申訴,法院維持原判”,大韓民國的國民們,創傷只有把它掀開,暴露在陽光之下,才能夠結痂,會有陣痛,但如此傷口才能痊愈,國家層面的傷痛也如此。
我們不能責怪楚舜導演,瑞典為請求楚舜導演拍攝,女王訪華進行邀請,英國為了邀請楚舜拍攝,王室開出極其高昂的價格,楚舜導演是全世界的一面鏡子。
從鏡子中照出來傷疤,不能兇惡地想打破鏡面,我們要正視傷疤!]
說一句,“韓京哦”的新媒體其中哦是在官網上很多人感謝楚舜。
主要是前面有意大利的例子。
楚舜在酒店的中文網站上,看見對這篇新聞的轉載,無語異常,怎么是國家層面的傷痛?
如果說島國被偷走的二十年,h國失去的八年,是外部大環境或者內部小氣候,對全民造成的一個打壓,那是國家層面傷痛,而這熔爐事件分明是聾啞兒童的痛,內心永遠無法愈合的陰影。
在影片結束,雖然好像是給了個好結局,侑利和妍斗走出了陰影,前者露出天使的微笑,后者憧憬著以后成為一位教畫老師,可真如此嗎?
“楚導,我想到個事。”吹哥一臉嚴肅地說。
“什么事?說說看。”楚舜聽著。
“昨天關于放棄和堅持筆畫的問題,成功只有十一畫,也就是說只要找對方向,不用堅持,在放棄前就能獲得成功。”吹哥自信且斬釘截鐵地說。
“還在想這事?”楚舜都翻篇了,再加上這都過了一晚上了,無論是什么層面的一晚。
“當然,雞湯一定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吹哥最后的堅持。
可以,很好很強大,楚舜也認真地回答:“只要找對方向,在放棄前面,不用堅持就能成功,你確定這方向不是投胎嗎?除此之外真有這種方向嗎?”
“……”吹哥再次被ko。
“機票買好了嗎?”楚舜詢問。
“買好了,明天可以回國。”吹哥再次詢問:“有好多媒體邀請,想要楚導你講述《熔爐》的拍攝,真的都不接受?現在這件事是全球熱點。”
吹哥認為這是刷聲望的好時機,也可以為孩子們主持公道。
“就是因為是全球熱點,h國是熱點中心,才要明天就走。”楚舜回答。
h國都成票倉了,還有什么好刷,這件事拍攝出來,就會有結果。
“當年的孩子們,今年應該四十多歲的。”楚舜嘟囔了一句。
“啊什么?”聲音太輕,吹哥都沒聽到。
“沒什么。”楚舜回答。
在和吹哥聊完正事后,后者離開,楚舜注冊了推特賬號,然后在微博和推特上用中文發布了同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