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會不會起雞皮疙瘩,楚舜受不了這委屈,即便男性正裝稍微厚些。
楚舜看著有關電影節新聞以及組委會發布的藍皮書,后者是介紹入選主競賽單元的所有影片和導演資料,游客也可以購買,二十歐元一本。
[尼薩薩·波羅重回柏林]、[野京極川會成為柏林電影節的大贏家嗎?]、[船長再現]、[柏林電影節售出六萬張門票,創造記錄]……
柏林電影節最大優勢,是龐大的觀影人次,作為人流量最大的電影節,沒有之一,十天時間展映能夠創造數百萬的觀影人次。
不是因為電影宮大,而是柏林電影節并非在電影宮才能看到參賽影片,在展映期間周圍一圈院線都會配合。
“過幾天再出去看看。”楚舜心中決定。
楚舜窩在酒店的幾天,有艾梅麗找來,她是品牌代言人,作為代言人在柏林的吃住行是最好的,因為是品牌方買單。相比官方邀請嘉賓,影評人、著名導演、片商又或者電影學者,“面子”的有,可沒有里子,這方面電影節組委會稍嫌小氣。
展覽要結束時,楚舜才裹著厚厚的衣物外出,只看了電影節開幕電影。
《首次死亡》是弒父題材,一聽這題材就是柏林電影節青睞的,具體內容是超現實主義,楚舜都看不懂,主角坦塔羅斯到底是瘋癲了在臆想中殺父,還是現實殺父后瘋癲了。
電影意向超過劇情,臺詞多次提到“他想讓我自己吃掉自己的心臟”,還有坦塔羅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宙斯之子,為測試眾神是否有預知能力,把自己兒子殺死,以此為食材烹飪成一桌菜肴。
在以人肉試人,中西方神話似乎有默契,當年紂王也是用伯邑考血肉試姬昌。
“如果以影評人的角度,這部電影內涵很深,埋藏很多伏筆,甚至再觀看兩遍都不一定弄得明白,是好電影。”
楚舜給出比較公正的評價:“可對普通觀眾很不友好,觀影門檻太高,難啃。”
“看一步就足矣,回了。”楚舜預想是看三遍,包括開幕式電影,以及尼薩薩·波羅和野京極川兩位導演的作品。
野京極川看名字是島國人,其實國籍是德國,長相也隨著父親是白種人外貌,只是有個島國名。
電影院的空調暖氣真不給力,完全不能靜下心來……不對,是太靜,都涼了。
坐上酒店專車,車內暖和多了,不愧是德國的嚴謹工藝,剛才的電影院鐵定是美利堅人修的。
回房內躺下還沒有半小時,門鈴響起,開口詢問來人身份,是“法蘭西的花朵”艾梅麗。
“明天是電影節閉幕儀式,我的船長,一直吃酒店餐廳,特別難受吧。”艾梅麗臉蛋本來就白,現在更白。
本來艾梅麗是稱呼楚舜為“導演哥哥”,后知道有怦然心動的小演員褒曼也這樣稱呼,沒有獨特性,就改成了“我的船長”,反正要獨一無二。
“外面拒絕了我。”楚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