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紹是分裂嗎?楚舜好奇的詢問白薦。
白薦作為聯合國官員通俗易懂的給楚舜解釋了,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紹,名字接近但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包括赤道幾內亞、在內沒什么文化上的連襟。
之所以名字如此類似,是因為幾內亞在殖民時期叫法屬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叫葡屬幾內亞,赤道幾內亞叫西屬幾內亞。
“或許幾內亞甭管在當地有什么含義,又或者代表什么,可在當時殖民者眼中所代表的是,西班牙的非洲殖民地、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法國的非洲殖民地。”白薦最后道。
無論是華夏還是中國又或者是中華、九州都帶有歷史的傳承,然而幾內亞這些國家,國名還沒有殖民者家的狗來的有意義,比如澳大利亞至少也是拉丁文中“南方的大陸”。
戰爭之王在抽到初期,楚舜和拍攝其他電影差不多,可利比亞取景的幾個月,還有白薦對國名的解釋,讓他心中莫名升起一股子責任感,當然他自己也清楚,這種責任感其實不過是自持有安定生活環境,以及對非洲人的一種可憐。
座位全都是安排好了的,瓦吉姆坐下后就沒有亂動,倒不是從心。因為再厲害的人一顆子彈也能殺死,只是行走在黑色地帶,還是稍微低調一點。
“好好看電影,電影完了該鼓掌就要鼓掌最大聲。”瓦吉姆對男槍和小槍說道。
駐美大使李新和旁邊俄羅斯文化部在交流,主要是二十一屆中俄文化交流周要舉辦,為讓俄羅斯藝術家以及合唱團有歸家的感覺,特別選擇在冰城。
美利堅國務卿本杰明開口詢問:“船長在非洲拍攝這部電影,有遇到過什么困難嗎?”
“在聯合國幫助下,沒有遇到具體困難。”吹哥回答。
“反戰電影,船長的反戰電影會是什么樣?”國務卿本杰明有些期待。
吹哥道:“楚舜導演的作品,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辜負期待。”
之前說美利堅文化部部長,其實說的就是本杰明,都知道美利堅是沒有設立文化部的,只有個總統藝術與人文委員會,本杰明兼任委員長,相當于是文化部部長。
“《戰爭之王》是一部和我以前的其他作品不同的作品,敘事上沒有那么強。”楚舜在臺上說放映電影前的感言,他繼續道:“主要是取材于一些真實故事,那么我們開始。”
干凈利落,說完下臺,全場燈熄滅。
開始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