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船長曾說過,配樂是電影靈魂的催化劑。”頭發茂密的影評人道,短時間要壓縮這么長的感情轉變,稍有不慎就會讓人覺得突兀,可此處沒有,反之有種很純粹的愛情感。
“感覺沒那么簡單……”禿然的影評人烏鴉嘴,話語還未說完,在山村巡邏的衛兵看上了梅倫,伙同另外兩人要用強。
梅倫剛烈的反抗,華萊士也及時趕到,打倒三名衛兵,讓妻子騎上馬先走。
劇情變故很突然,在觀眾們還沉浸在梅倫要被侮辱時,騎馬逃走的梅倫就被一棒子撂倒,從馬背上摔下,在山村可是駐扎了一隊騎兵,華萊士也是引走一部分。
梅倫被綁在木樁上,領主噼里啪啦說了一大堆,什么施以仁政你們就這樣回報?說打國王的士兵,就相當于攻擊國王。
領主用刀抹了梅倫脖子,觀眾們都有些錯愕,本以為是華萊士爆發拯救妻子的橋段,可直接死了……
梅倫死前如寶石般漂亮的黛綠瞳孔充斥著無助,她望著遠方,那是和華萊士相約匯合的地點,也是兩人洞房地點。
一滴淚滑落,花朵凋謝。
“干死這群狗娘養的!”甘乃迪臉上沒什么表情,作為合格的政客喜怒不形于色是基礎,但拽緊似錘的拳頭像鏡子樣映照出內心的憤怒。
銀幕中,華萊士等候半天沒有等到妻子,并在同村村民的告知下知曉被英格蘭人殺害,他孤身返回,要為妻子報仇!
沖冠一怒為紅顏,一人一騎返敵營。
華萊士一棍掄斃衛兵,奪劍再殺一人,英格蘭闊劍擲出。
他瞬殺三名全副武裝的英格蘭衛兵,蘇格蘭風笛響起,激昂而悲涼,華萊士動手的行徑如同吹起反抗的號角。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沒有武器用石頭,用卷草的叉子,用煉鐵的錘子,用劈材的斧頭,用削尖的木棍,身邊沒有東西的用身體撲倒敵人,全村男人們要打破英格蘭人的壓迫。
動手殺了梅倫的貴族領主站在高處,即便在高處修建了防御駐地,面對村民的暴亂也心慌,馬上命令弓弩手放箭,阻止他眼中的暴民靠近。
可惜,華萊士銘記他父親教誨,英雄是有機敏的,他沒有蠻干,從后方攀爬上弓箭高臺,將幾名弓弩手撂下高臺,防御力量瞬間瓦解。
華萊士沒有說任何話,將領主抵在同一根木樁上,手起刀落也是割喉,干凈利落,目光中充斥著堅決。
“打斗場面沒有任何技巧,野蠻的對抗。”禿頭影評人說道:“拍攝《殺死比爾》,曾擔任過動作執導的男人,怎么可能不會讓打斗更好看一點,故意拍攝出影片肅殺野蠻氣氛。”
英格蘭明星格爾恩·葛哈在感覺殺死貴族一瞬間是痛快,可肅殺氛圍依舊縈繞。
“沒有死前留言,也沒有復仇后的歡喜,這種平淡的血腥,讓人接受不了。”葛哈是倫敦人,可也覺得殺得好。
電影還未到一小時,就有兩場葬禮,葬禮只有哭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