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是洗白了,也把布魯斯這角色無限削弱,作為蘇格蘭歷史上最著名的國王之一,屢敗屢戰也沒丟失信心,絕對是一位梟雄。
什么是梟雄?欣賞佩服是私人情緒,而為了蘇格蘭獨立,背叛盟友謀得利益,等待合適時機也合理。
布魯斯認為的合適時機是什么時候?愛德華一世死翹翹后,歷史也證明布魯斯是對的,打得無能的愛德華二世狗血淋頭,在班諾克本戰役中一舉摧毀英格蘭的國本,讓英格蘭十幾年都沒能力再動兵。
楚舜將這段拍攝了出來,塑造另類的蘇格蘭國王,心狠手辣哪怕出賣自己的子民背叛盟友。
但布魯斯又很矛盾,眼見追兵趕上,又不想華萊士在眼前死亡,救其一命。
他返回福爾柯克草原,看到遍地的尸體,他們都是蘇格蘭勇士,可現在只能長眠此地,因為他自身的決定。
人本就矛盾,布魯斯跪在一具具尸體前,也在拷問自身的決定是否錯誤,此處是劇情拋出一個巨大的疑問。
以犧牲子民背叛盟友完成的蟄伏,真的有意義嗎?
“不愧是蘇格蘭歷史上杰出的國王,如果當時布魯斯沒這樣做,蘇格蘭會全軍覆沒,因為布魯斯他也不能整合所有蘇格蘭貴族,該背叛還是會背叛。”溫斯頓評價:“蘇格蘭沒有和愛德華一世時期的英格蘭戰斗。”
“我感覺布魯斯此刻缺少勇敢的心,如果蘇格蘭團結一致,福爾柯克戰役誰勝誰負不一定。”旁邊的王子給出了不同的看法。
“但勇敢的心所指的是布魯斯。”溫斯頓說。
“向前沖吧,勇敢的心啊,就像以往汝曾經做的那樣,道格拉斯將追隨汝或者奮勇戰死。”王子說道:“勇敢的心羅伯特,我認為正是華萊士喚醒了布魯斯勇敢的心。”
影廳內對羅伯特的爭議很大,議論紛紛。
如果是讓甘乃迪單獨看這個劇情,他會毫不猶豫地認為是刻意在丑化蘇格蘭的形象。
可兩個小時的觀影下來,甘乃迪居然逐漸喜歡上這部作品,成為國王的確要狠,甚至于在心中他也認同布魯斯的決策,主要原因是死的人和他沒關系。
“楚舜作為世界著名導演,有些道理。”甘乃迪喃喃自語。
被擊潰的殘兵敗將在小河邊休整,和華萊士同村的追隨者死了好幾個,上千人只剩下幾十人。
華萊士復仇之心熊熊燃燒,自持武藝高強搞暗殺,把前面背叛的莫瑞、盧克蘭全部誅殺。
蘇格蘭貴族階層人人自危,因為他們都選擇背叛,和英格蘭國王合作。
而華萊士在坊間傳聞越來越離譜,一會兒說用大劍殺了五十人,一會兒又變成上百人。
有了更高的名氣,投靠的志愿軍也更多了,沒多久華萊士又招募到了一批人,眼看就有卷土重來的意味。
上次華萊士就殺死一個外甥,長腿愛德華沒有這么多外甥給殺,所以決定繼續玩陰招。
長腿愛德華是知道伊莎貝拉報信的事,更加清楚華萊士對伊莎貝拉是有好感的,所以用伊莎貝拉做誘餌。
無論是華萊士死,還是伊莎貝拉出意外,都是完成計劃,但計劃還未實施,就被王子妃的侍女偷聽到,可想而知陰招再次無用。
華萊士肉眼可見的崛起,蘇格蘭貴族們主動攀關系說要共同對抗愛德華一世,約見華萊士前來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