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十三種精油,巴爾迪尼是當成行業傳說說給格雷諾耶聽,可他是牢牢記心中。
在場的導演們,都明白這部電影的母題恐怕出來了,第十三種精油。
格雷諾耶在一場噩夢中驚醒,夢見加工李子的姑娘,赤裸的少女躺在地面上沒有了呼吸,沒有了味道。
他的噩夢不是冤魂索命,他的恐懼是又一次體會到無法保存香味的無力。
“這演員被船長拍攝得真漂亮。”普路察覺到飾演李子少女的演員,姿色和身材在好萊塢是中等,可在鏡頭下卻格外吸引人,導演是鏡頭語言的魔術師,這形容詞沒毛病。
“從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和天堂電影院就能看出,楚舜先生很會拍攝女性之美。”居伊點頭表示同意。
杜智在一旁,聽見兩人細小的談話,心中有些不滿,都是導演這么佩服楚舜干什么?
驚醒后的格雷諾耶請求巴爾迪尼教導他提煉,作為報答制作很棒的好香水。
18世紀巴黎的精油制造技術,比起17世紀依舊沒有進步多少,熟悉香水史的朋友都了解,直到19世紀才有細管冷凝技術。
現在是蒸餾法,把植物原料放入水中持續加熱,植物香味會隨著水蒸氣冒出,當蒸汽液化后收集油脂,為了提高純度會來回重復這個工序多次,所以浪費上萬朵玫瑰,僅能制出1盎司精油。
1盎司不到三十毫升,什么概念呢,可樂一瓶是五百多毫升。
巴爾迪尼除了不是個好的香水師,其他都可以,他是個好商人,也是個好工匠,改進的蒸餾器讓格雷諾耶大開眼界。
關于香味的東西,格雷諾耶學習得特別快,或者說因為是關于香氣所以全身心的投入,很快掌握了蒸餾器使用方法,什么材料什么火候一清二楚。
格雷諾耶想要保存氣味,當然不止是植物的香味,不久后他從外面在找來鐵鏈、斷木材、石頭、馬蹄鐵等一系列東西放到蒸餾器里面,結果可想而知,什么都沒有。
他痛苦捂著頭哀嚎。
香水師就住在樓上,聽見地下倉庫叮叮咚咚的響聲,連忙跑下來。
隨即巴爾迪尼就看到,他得意之作蒸餾器中,有玻璃、石頭、銅,甚至于一只貓。
可以預見是活生生的貓扔進去,因為在前面的鏡頭背景畫面中,兩次出現了小貓咪。
“他不在乎生命。”居伊看到此處評價。
雅克是個愛貓人士,不過主角的行徑在他意料之中,連人命都不在乎的人,怎么會在乎貓命?
“你還是不是人啊?你沒常識嗎?!你不能蒸餾貓的味道,就跟你不能蒸餾你聞到的味道一樣”巴爾迪尼無語又夾雜著憤怒說。
格雷諾耶聞言身體輕微顫抖,這意味著他沒辦法保存人體香味,還是沒有辦法將氣息留住。
“不能嗎?”
聲音都在顫抖地詢問,巴爾迪尼篤定給了否定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