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萊美最佳樂器編排*2、最佳電影專輯獎*2、最佳當代古典音樂作曲獎
世界音樂獎年度最佳原聲獎*3、最佳年度電影配樂獎*3
美國作曲作詞者和出版者協會電影電視音樂獎、安妮獎、BMI電影音樂獎……]
字幕與平日不同,滾動開始是整齊劃一的獎杯名稱,看一眼提神醒腦,第二眼倒吸一口熱氣,金色大廳也有暖氣,不冷。
“全世界的獎杯和勛章,都被楚舜先生拿完了吧?”
“重量級的獎項太多,要三雙眼睛才能全部看清。”
“許多勛章和獎杯我都不認識,比如西班牙民事功績勛章,是西語地區最好榮譽獎章。”
“船長是人類獲獎精華?”
金色大廳再也安靜不了,議論紛紛。
到場的一線歌手懷亞特、雷哲·赫格伯、達芙妮等人,瞧見了為之奮斗的格萊美獎。
“能不能請船長編曲呢?”小紅帽達芙妮心中冒出一個可怕的念頭。
雷哲是唱作人,主要寫歌詞蠻厲害,但編曲不行,屁顛屁顛來學技術,可看完光看見船長裝逼去了,什么技術都沒看懂。
忘記說了,捷克歌手卡安妮,拿到邀請函,但她朋友多琳就沒能前來,這輪金色大廳的名利場,沒進場就是輸家。
“文化核彈,媒體很會取外號,這些獎項締造了這顆獨一無二的核彈。”康犸感覺堆滿房間的獎杯是書房太小。
漢納心中默默說道:“勛章和獎杯加在一起有上千項,前面說出來是肯定不可能相信。”
島國人思維是和常人不同,哪怕是世界聞名的作曲家赤官恒口也如此,他手扶著老花鏡仔細看著銀幕。
“沒有島國唱片大賞的獎杯,也沒有東京電影節的獎杯,為什么沒有,楚家元肯定獲得了東京電影節的終身成就獎,為什么影片中沒有展現。”赤官恒口想到一種可能性,紀錄片導演羅伯特對島國有意見刻意跳過。
赤官恒口決定在結束后,一定要向羅伯特先生詢問,作為楚舜導演最喜歡的外國文化,必須留下名字。
“而且楚家元是第二個特殊被內閣授予文化勛章的人,勛章墻也沒拍攝到我們國家的文化勛章。”赤官恒口碎碎念這事過不去。
島國的文化勛章是不授予外國人的,歷史上只有一個特例,阿波羅11號的三位太空人,現在楚舜是第二特例。
到字幕滾動結束,配樂停止,燈光再次打開,觀眾們才從獎杯的震撼中緩過勁兒。
“嘩嘩嘩——”
即便是秀技能的紀錄片,但結束后也有響徹金色大廳的掌聲,畢竟快速的編曲、絕對音感、白天與黑夜的分裂,以及點睛之獎杯給人震撼不少。
在思考什么時候拍攝新電影《雨人》的楚舜回神,他總喜歡在觀影時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