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主動示好,肯定也要報以善意,楚舜這貨不愛占人便宜,所以口頭上承諾聯合國有會議流程,今年他能配合參加。
作為D級高管,楚舜本來在聯合國有不少事務,可也由于特殊性排除非常必要的議會,他都推掉缺席。
上次到聯合國秘書處紐約的辦公地點,還是去年。
和貢納聊得比較愉快,一番商業互吹,秘書長是忙碌的職位,貢納在華夏逗留三日后返回紐約。
7月12日,《海上鋼琴師》上映三周,累積票房11.9億美金。
全球只剩下九天時間下畫,靠著尾巴的幾天要沖3.1億美金是天方夜譚,不出意外十五億票房展望很難完成。
但上天是眷顧掛逼的,所以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意外來源是老熟人。
世界楚藝三大學者之首居伊·沃克,礙于身體緣故,快九十歲的他沒辦法長途跋涉到魔都電影節現場,并且上映期間天氣和身體都不好,直到電影快下映,才在護工的陪同下抵達距離家最近的影廳。
包下較小的影廳,不是專門搞特殊,而是居伊在年前動手術后身體真弱雞,也是怕有什么磕碰。
“好久沒有見到船長先生了。”居伊嘆氣,為什么文藝圈子喜歡沙龍,因為和同領域的大師聊天,能有所進步。
沒其他觀眾影響,可以讓居伊好好欣賞——
[“阻止了我腳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
“陸地?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作的音樂。”
……]
“是這樣,原來船長先生是這樣想的嗎?”看完后居伊喃喃自語。
毫無疑問,作為研究楚舜的權威,他一眼就看出1900不是人,是楚舜才華的具現化。
即便精力大不如從前,居伊回家也齊刷刷的寫下一篇觀后感,特意挑選發布在《費加羅報》。
作為法國主流報刊之一,費加羅報銷量或許比不過世界報,卻是上層人士最愛,歷史底蘊深厚,以前大仲馬、夏爾·波德萊爾、雷蒙德·阿倫等名家擁有專欄。
于是乎在7月13日頭版頭條:《1900是楚舜的自敘詩》
[電影從劇情客觀的角度,海上鋼琴師是個有心理缺陷的天才故事,自閉又單純,簡單又情感細膩,他接受不了事物的多變,不敢踏出關鍵的一步。
高樓大廈和街道馬路在他眼里比大海要廣袤無垠,最后結局也令人唏噓。
但導演楚舜不惜自己出演說明了一切,1900是楚舜,或者表達1900是楚舜先先生才華的映射。
《香水》格雷諾耶能夠創造出上帝之味,是“偏執”,《霸王別姬》陳蝶衣是“從一而終”,《雨人》雷蒙是“單純”,楚舜先生在控訴復雜的人類社會。
人們既渴望單純,卻又會中途下船追求永遠夏天的地方,我們做不到像他一樣“長兩只右手都無所謂”……]
還沒完,居伊開始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