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張小秋的身體瑟縮了一下,蘇念有些不好意思,沒想到自己過來竟然把人家小姑娘給嚇著了。
對上張小秋的臉,蘇念展開話題。
“你這是在干嘛?”
其實,不用想也知道張小秋在干嘛,這么問對方,還不是為了轉移對方的注意力。
聽到蘇念問還問自己的話,張小秋轉了轉自己掛在自己手臂上的籃子給蘇念看。
“我在采野菜。”
籃子里有小半籃的野菜,有青有黃。
怕蘇念看不懂,張小秋特意從籃子里拿出了三種野菜,遞給蘇念看。
“這三樣菜,一樣是婆婆丁,一樣是馬齒筧,一樣是薺菜,都是可以吃的,可以用來水煮也可以切碎了放入玉米面里,制成玉米野菜窩窩。”
蘇念點頭,一副受教了的樣子。
張小秋遞給蘇念看的野菜,蘇念也就認識婆婆丁,也就是蒲公英。
不過為了適應環境,蘇念也認真的把另外兩種野菜的樣子記住了。
而蘇念的腳邊正好有一顆蒲公英,蘇念蹲下來采摘甩干凈,放入張小秋的籃子里。
對方家里拿出了人家家里的糧食給她們做了一份吃的,怎么說的她蘇念不能回報對方什么過分的,吃的東西。
幫忙對方采一點野菜總可以了吧?
想著,蘇念就又看到了一棵野菜,還是蘇念說的馬齒莧,蘇念躬身去采。
張小秋沒想到這個城里來的知青那么好說話,和善。
虛心的聽了自己的話,還沒有像大姑家的表妹一樣嫌棄農村人吃路邊的野菜,把野草當寶。
并且還給給自己采野菜。
張小秋對于蘇念的戒備還有那點距離感縮短了些。
想到現在蘇念不是應該在知青點吃疙瘩湯的嗎?怎么就出來了?她是嫌棄疙瘩湯粗糙,還是自己的手藝不好?
心里想著,正好蘇念又采了一棵馬齒莧放進自己手臂的籃子里。
張小秋問蘇念。
“你不吃疙瘩湯的嗎?”
蘇念沒想到張小秋會這樣問自己,便隨便說了一句。
“我在路上吃過了的。”
不過,原主在來的路上在火車上是真的吃過東西的,因為暈車中暑,現在這具身體也沒有什么胃口。
張小秋眨了眨自己的眼睛,看到旁邊的地上有野菜,便蹲下身體去采野菜,一邊想著對方來自城里,吃的是商品糧,興許是吃不慣鄉下的東西。
想到對方幫忙自己采野菜的份上。張小秋不由的開口勸蘇念。
“這鄉下不如你們城里面,以后你們自己開火了,也可以采了野菜切碎了放入玉米面里一起蒸著吃,總比干吃玉米面窩窩頭咽喉嚨。”
蘇念扯一棵蒲公英的手一頓。
沒有想到張小秋會跟自己說這些,想不到這個社會的人民即使生活艱苦,卻也跟樸實。
蘇念扯掉蒲公英,用手摘去根系,又甩了甩泥土,方才放入張小秋的籃子里,繼而真心實意的跟張小秋說了一聲謝謝。
張小秋搖了搖頭。
“不用客氣,大家都這樣做的,而且你們以后就要留在咱們這里,以后大家都是鄰居。”
然后,兩個人就這樣在河邊采野菜,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雖然大多是張小秋在說,蘇念在聽。
張小秋說的都是鄉下的生活習慣,還有生活技巧,以及風俗之類的話。
蘇念聽的認真。
一時氣氛到也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