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著,走著,周玉婷推了推自己的眼鏡,回頭朝著張小秋露出靦腆的笑容。
不好意思的問張小秋。
“張小秋,制衣廠工作是不是很好?”
張小秋自從回來以后被這個問題問的煩了,心里有些煩躁,要不是大嫂說漏嘴,就不會有那么多事了。
關鍵是這些人問問就算了,話里話外還讓她幫忙自己的兒子女兒進制衣廠。
她張小秋不過是個剛進制衣廠一個月的人,自己都還在觀察期,哪里有這個能力。
跟人家老實說了,人家就說你進城了,去制衣廠當工人了,眼高于頂,看不起村里的人了。
不想幫忙。
一天要解釋好幾次,人家還不信。張小秋心里煩躁的不行,所以才會出來找蘇念上山采野果的。
一是為了增進自己與小姐妹的感情,二是為躲清閑,三是打算采點野果打算給家里人留著當做零嘴,特別是自己的侄子侄女。
沒想到知青點的人也有人問自己這個問題。
張小秋心里不痛快,但是出于禮貌還是回答了對方的話,語氣冷淡。
“還行吧,就是一天天的要算很多額數,記錄很多的東西,不能馬虎。”
走在最前面的楊青蘿也聽到了周玉婷還有張小秋的話,張小秋的話說完。
楊青蘿就發自內心的感嘆道。
“小秋,真羨慕你可以識字。”
她就不一樣了,她們家的錢都是她娘拿著的。她娘是不會拿錢給自己上學念書的。
再說了,她已經長大了十六七歲了。現在讓她跟一群小孩子一起學習,她自己都害臊。
張小秋知道楊青蘿為什么這樣子說,無謂就是重男輕女的思想罷了。
不止楊青蘿,張家村其他的女孩子也一樣,除了張小秋,就沒有那家的女孩子可以上學念書的。
張小秋讀過書,再經過制衣廠招工這一件事,更加懂得知識的力量有多大。
張小秋走在最后朝著走在最前面的楊青蘿,鼓勵對方道。
“青蘿只要你想,你也可以的。”
楊青蘿搖頭,不是她想就可以的,還要經過她娘同意才行。
很多事情與她們設想的不一樣。
到底是生長的環境不同,張小秋想的太簡單了一些,還是太天真了一點。
楊青蘿張了張自己的嘴,無奈的搖頭。想要說點什么。
卻被后邊陸紅不屑的語氣阻攔。
陸紅撇嘴。
“切,不就是認識點數,會寫幾個字嗎?當誰不會啊?”
其實,說到底還是酸張小秋能夠進城當工人。
來到張家村那么久了,怎么說陸紅也知道了張小秋不過是個初中畢業,連高中都沒有念過的人。
與自己比起來,差遠了。
可是自己卻要下鄉參加農改,而張小秋卻可以進城當工人。
陸紅心里當然不平,低聲嘟囔了一句。
“不就是有個好爸爸,神氣什么。”
離得遠的人都沒有聽見。
離得近的林秋云聽到了,為了不激化矛盾,什么也沒有說。
至于周玉婷,最先挑起話題的人,聽了陸紅的吐槽,不知道心里想的是什么。
即使如此,有了陸紅前面一句話。蘇念還是聽不過去了。
如果沒有楊青蘿與張小秋來找自己采野果,陸紅也不會跟上來。
不跟著來就沒有那么多事了。蘇念聽了陸紅酸里酸氣的話,心里不舒服。
直接停在了原地。
以至于,所有人停在山上的小路上站著不動。
氣氛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