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盧家棉花作坊,這其中包括了棉花制作成布,制作成衣服!被子的所有技術,交給他們的目地就是因為盧家有足夠的人去管理,同時擴大作坊的規模!
已經過了兩年,集體勞作的方式沒有變,不過百姓以后的勞作,除了稅收,都是屬于自己的,因此需要有人收購,交給官府,當然是可以的,不過這并不利于發展!民間的事情,都交給民間,官府需要做的就是調控!
當然,隨著百姓種植面積擴大,盧家是吃不下那么多的,這就需要鄒羽再安排其余的人去建立作坊!這一點鄒羽要有考慮,會給盧家增加幾個競爭對手!
有匠作監的研究,目前紡織的器械已經比以前先進了許多,水力帶動的紡車已經出現,雖然還達不到后來的一次上百根絲,不過一次三十根已經很讓人吃驚了!
也正是有了這種紡織技術,盧家對于這次賞賜萬分滿意,同時盧家已經看出了鄒羽對于土地的掌控性,因此這次主動交出了家族近十萬畝的土地!還有原本掌握的萬畝山林,一處鐵礦!
有盧家帶頭,太原溫家,王家,同樣交出了大量土地,當然,投桃報李,鄒羽也給出了補償,一些地區的步行街,分給了他們。
晉陽這次變動前所未有的大,引起的反響也非常巨大!至少有一個立即見到的好處!新羅和高句麗被重用的人,立即歸心了,至少覺得歸順沒有錯!
國內調整,外部也沒有停止關注!竇建德雖然一直堅守,但還是節節敗退!地盤已經丟了大半!幾次求援,都被鄒羽以遼東戰況緊急為理由拒絕了。
眼看再不出兵,竇建德就真的亡了,鄒羽直接在漢城登船,帶兵前往河北!
遼東這邊,除了更北方,遙遠地區,還有一些蠻族,已經一統,因此部署自然要做出調整!
一直坐鎮苦寒之地的韓千尋,這次調到了漢城,按照他的說法,中原就是一個傷心之地,反正也沒有了別的親人,因此選擇了留在半島!
老將屈突通這次調到了金城,遼東城那邊,已經完全上了正規,有屈突壽配合閻立德已經完全夠了!那里現在附近沒有了敵人,屬于內地,不需要那么多大將坐鎮,礦區那些人,因為有了盼頭,造反的可能性不大,有一定兵馬,配合退下來的老卒看守,已經足夠。
至于原本的百濟,士卒被抓,百姓也集中安置到了土地肥沃地區,沿海建立鹽場,安排了老丈人鄭仁基,加上一個能文能武的高表仁,也足夠了!關鍵還是半島上的士卒安排,經過挑選,剩下十五萬精銳,目前調集到漢城,進行軍屯,同時也是訓練,為遠征倭島做準備!
十五萬全是青壯,如果只是訓練,那就太浪費了,畢竟對于士卒,生活那是相當好的!
當然,半島上的士卒,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過上一日三餐的日子,要知道這在以往,可是只有上戰場的時候,需要戰斗那幾天,才有這種待遇,而且生活也沒有現在這么好,每一頓,都能見到肉!
無論高層怎么想的,至少士卒感覺跟著大唐,絕對沒有錯!
雖然時間已經進入八月,不過士卒在修建一個營地,再種植一季蔬菜,還是沒有問題的,等到士卒出征之后,這個營地還能作為一個巨大的養殖場,可以說絲毫不會浪費。
竇建德所在地也就是滄州加上冀州部分以及棣州的部分,目前冀州與棣州全部失去,滄州也丟失一半,難怪他如此著急!
九月初六!鄒羽帶領五萬大軍,登陸滄州!修整了三天,就被李建成與竇建德知道了!當然,這也是因為鄒羽沒有隱藏行蹤的緣故!
得知消息,雙方可以說都非常吃驚,只是竇建德吃驚之余,還有一份欣喜,而李建成就是單純的吃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