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間,自由其運轉的道理。需遵循天定的禮法,方才能夠順天而行,成就道法。所謂的禮法,則是在天道之下所形成人,世間萬物應去遵循的基本道德。雖然,在不同的時代中,道德的基準也可能發生變化。但是即使如此,也能夠從以下幾點來去推算、察覺天道的觀念。”
“在‘儒’字門中,這種順應天道的觀念基本分為以下幾種,分別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其中,仁的含義乃是懷有泛愛眾之心……”
“當然,萬事都有變通。以上的觀念雖然是基礎,但也有例外。比如說如果別人先對你不仁的話,你也可以對其不義。正所謂‘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當以直報怨,方才是順應天道而行事……”
不得不說,菩提祖師講的還是很淺顯的,也是很基礎的。而且,隱約中江辰能夠感受得出幾分,菩提祖師的道法,實際上是一種對天道的闡述。
仁義禮智信等等的觀點,雖然出自儒家,但是其根本,卻是一種“順應天道”的追尋方式。
這一點其實在神話世界,還是蠻重要的。
舉個例子,實際上很多時候,修煉者在行事的時候,往往不經意間就會做出許多“逆天而行”的事情。比如說在妖怪的眼中吃人其實不算什么大不了的,就像人吃動物也是一樣。
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個修為平常的妖怪膽敢隨隨便便吃了一城的人。那其行為毫無疑問可以稱得上是“逆天而行”了,估計就算人族的修煉者不去殺他,他也會被天道降下恐怖的災劫。
這一點其實很容易理解。就像人類吃動物也是尋常道理,可如果人類竭澤而漁,直接一股腦的將動物給滅族了。那也就形成了和“逆天”差不多的效果。
當然,這里的逆天并不是說直接和天道發生對抗,甚至做了這種事的人都沒有相應的概念。可是,其中的因果摻雜的卻極為恐怖。
再加上在場的大多都是精怪成精。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也難怪菩提祖師會先講述“儒”字門的道理,來教化這些精怪了。
不過想到這里,江辰倒是看了猴哥一眼。猴哥未來大鬧天宮,豈不也是“逆天而行”?如果猴哥真的對這儒字門的道理認同的話,以后估計也沒有反抗天宮的行為了。
這一看之下,江辰終于理解了。原來可倒好,猴哥此刻打著瞌睡,已經進入到了夢鄉當中。這特么的,看來猴哥對這玩意也不感興趣呀!
想到這里,江辰也是無所顧忌了。反正對他而言,儒家的這些大道理他既不感興趣,而且也沒有必要去執著于學。他微閉著眼睛,感受著清風吹拂,還散發著香氣,很快在菩提祖師的溫和言語之下也逐漸產生了睡意……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
嘭!
突然間江辰額頭一痛:“痛痛痛!”
江辰立刻捂住額頭,自己的身體修為已經堅硬如鐵,竟然都被打痛了。他抬起頭來,卻發現菩提祖師手中拿著戒尺,目光淡淡的看著他:“江辰,你雖還不是我的弟子,但是初聞講道就陷入瞌睡。可曾懷有敬畏之心?”
江辰聞言頓時怒了。
特么的,猴哥在那呼呼大睡你不管,我就瞌睡了一下就打了我一下。區別對待呀!
不過,畢竟是面對修為深不可測的菩提祖師,他自然不敢過于頂撞,只是說道:“祖師請勿動怒,我雖然睡著了,可是祖師所講的道理卻無一不銘記在心。若不信的話,祖師可以考察我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