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一一簡明的述說了出來。
頓時,菩提祖師的目光隱約閃動了起來。而在場的眾弟子,更是無一不感覺驚訝。
雖說江辰說的這些與菩提祖師所說的,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的含義,卻基本是一致的。不,應該說對于眾弟子而言,其中的很多含義還都無法理解。
怎么會這樣?
菩提祖師心中也更是疑惑了。雖說,他知道江辰很可能是某位先天生靈的轉世。
但是,這儒學,乃是自己在封神大戰之后,經過深深地反思創造出來的學科。這些,就算是先天生靈也應該不知道才對。怎么眼前的小猴子反而如此輕易地就說出來了?
是的,菩提祖師一向信奉“有教無類”的準則。
可是,在封神之戰的結局,菩提祖師卻損失慘重。不但自己的弟子幾乎全部死于非命,就連自己,也遭受了行動的限制。
在經過反思之后,菩提祖師最終創造了“儒學”這門學科。所謂的“儒”的意思,乃是“柔”的含義。
這正是因為他對自己,對自己的弟子的性情的反思。當年的截教性情剛烈,做事沖動,而且不將大劫,甚至不將天道放在眼中。最終才會自取滅亡,而“柔”字,正是時刻提醒自己要懷有內柔之心。
同時,經過封神之戰后,菩提祖師也深知,單單是有教無類是不夠的。
如果只是看重天賦教導的話,就難免會良莠不齊,什么人都有。一旦大劫來臨,說不定就會萬劫不復,甚至還拉著同門兄弟一起去送死。
從這里看的話,元始天尊認為披鱗帶角、濕生卵化之輩不可教化,雖然有些偏激,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的思想有一部分還是可以借鑒的,甚至稱得上是對的。所以如今的菩提祖師,才會采用了以“禮”來教化弟子,希望它們能夠通禮節,聞天數。
否則的話,最終往往會自尋死路。
就拿曾經菩提祖師的弟子呂岳來說,動輒以瘟疫毒滅一族生靈。就算其有大羅金仙的修為,最終不還是難免一死嗎?
可剛剛,菩提祖師明明知道眼前的江辰絕對是神游方外,沒有聽講。但為什么能如此精準的將自己的學科說出來,甚至說的更加全面?
即使是先天生靈的轉世,也未免有些匪夷所思了。除非這小猴子果真是擁有著亙古未有的驚人天資!想到這里,即使是菩提祖師也不禁真的動了真心收徒的心理。
——是的,實際上,在這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師雖然收了不少弟子,但大多都是以“菩提祖師”這個身份收的。而且多半連記名弟子都算不上。
就像當年以“孔子”的身份教學一樣。最終只要隨手一揮,便消了孔子的前塵因果。那七十二賢之類的弟子,雖說也有跟自己來到西牛賀洲的,但是大多也都算不上真正的弟子了。
包括猴哥,也是一樣。在《西游記》中猴哥出師之后,菩提祖師也像消失了一樣,沒有再次出現過。
但這一次,他是真的動了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