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一邊說,一邊卷起案桌上的兩張圖紙,便往樓下走。
小舞在他身后叫道:“誒,少爺,你不去嗎……進城……”
“不去了,我忙得很。”關寧應了聲,不一會,就走得沒影了。
“我說吧,我就說吧,少爺現在連看都懶得看我一眼了,唉!”小舞嘆了口氣,嘀咕著,尋思了一會之后,她也下樓去了。
從關家莊園到揚州城,路途挺遠的,所以進城的標配是:車神——老五叔,人肉錢袋子——靳六子以及侃價小能手——小舞,一行三人再加上一輛馬車,便浩浩蕩蕩地進城去了。
縣里頭以及城郊集市也有賣胭脂水粉的,但質量終究比不上城中官市那幾家老牌商號,而且他們的價格也不便宜。
在少爺的“慫恿”下,小舞這次帶了八千錢出來。
一墨軒的畫紙比較貴,她決定用六千錢給少爺多買一些備著,余下的兩千錢,一千錢用來給老五叔和青兒買些甘草飴糖,給六子買對厚底靴子,另外一千錢則給自己買些脂粉。
在官市中精挑細選了差不多兩個時辰,小舞終于買齊了自己要的東西以及其他瑣碎物品,出了官市,他們便折向了城中最著名的文人雅士的聚居區——德慶坊。
德慶坊是整個揚州城的“文化藝術中心”,在這里,幾乎住了揚州城一半的名士!連名動天下的薛道衡的府邸亦在這個民坊內!
一走進坊內的陌巷,濃濃的文藝氣息便撲面而來,沿街許多宅院的門戶都是敞開的,站在府門朝內望去,便可看到內里有詩畫陳列于檐下、廊壁上。
這些府宅的主人一般都是些小有名氣的文人,平時著詩作畫,聊以自娛之外,亦可賣錢,敞開的府門表示歡迎詩文同好者入內品鑒或購買。
而有些喜歡雄辨的主人更是設下酒席,坐而論道,頗有朝聞道,夕醉可矣的架勢。
有些居所的主人在擺賣詩畫的同時,也會兼賣一些文房四寶或古籍什么的,因為字畫的價格與名氣是成正比的,在出名之前,普通文人的字畫跟路邊算命先生幫人寫的家書沒什么區別,不另謀生路補貼一下的話,很容易會餓死。
在這個時代,想通過讀書光耀門楣,只有一條路:出名,然后入仕!
一墨軒是其中比較特別的一家,他們不賣詩畫條幅,只賣文房四寶,價格標得很貴,但買的人依然很多,除了東西好之外,懂得運用名人效應亦是他們生意興隆的原因之一。
凡是他們覺得有名氣或者有潛質成為名人的文人,他們都會親自上門去求這個人使用他們的文房四寶,終生供應,免費的!
民坊內本是不允許經營生意的,怕擾民,所以之前很多生意都是偷偷摸摸地做著,但薛道衡到任后,把規矩做了一些調整,既讓德慶坊保留了原有的文藝氣息,也讓一些較清貧的讀書人可謀些生計。
一墨軒在德慶坊的東側,在那一塊,有許多詩社。
今天,一墨軒內有些奇怪,因為人很少,很少……除了小舞他們三個以外,就只有看鋪的一名伙計。
小舞買好紙以后,隨口問伙計道:“你們掌柜呢?”平時,一墨軒的掌柜肯定都會在的,因為他怕伙計偷東西或者收錢時中飽私囊。
伙計嘆了口氣道:“掌柜的,去湊熱鬧了。”
“呃,去湊熱鬧?!”小舞跟一墨軒的掌柜打過不少交道,他——絕對不是一個喜歡湊熱鬧的人,除非跟錢有關!
“就在巷口那邊,聽說有二十萬錢可以掙呢!”伙計一邊將包好的紙遞給小舞,一邊嘟囔著道。
“二十萬錢?!”
聽到有二十萬錢,小舞一下子也變得有興趣勃勃了,女人通常都對一樣東西很感興趣,那就是湊熱鬧!
至于錢嘛,小舞也是很感興趣的,因為少爺缺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