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別院中,李績見到李世民正一臉愁容地看著奏章。
“陛下!”李績躬身說道。
抬了抬眼,李世民說道:“喝酒了?”
李績抹了抹嘴角說道:“喝了一些,架不住村民熱情。”
李世民低聲說道:“你在涇陽也有些日子了,你覺得涇陽的護衛隊如何?”
李績思量了一會兒說道:“末將以為涇陽護衛隊相比軍中衛府兵馬,涇陽護衛隊的軍紀更加的明朗,而且很多地方都比衛府干凈。”
這個干凈還有另外一個意思。
李世民當然聽得出來,李績說的是衛府兵馬的腐敗。
擱下手中的筆,李世民將李正說的那些話又講了一遍。
聽完之后,李績也是眉頭緊皺。
李世民說道:“你說說你的看法。”
要動軍中世襲罔替制?
裁撤軍中各個將領的權力?
改革軍功制?
改革軍餉制?
……
這些可都是歷朝歷代都有的問題。
歷代地帝王都是傻子看不出來嗎?
很多人都明白。
也有很多地將領都是吃著其中地利益,來鞏固自己的兵權。
想了好一會兒,李績說道:“陛下的意思,末將明白了,這兩年以來末將也一直都在觀察涇陽護衛隊,若說涇陽護衛隊是治好衛府兵馬的一方良藥,不如說陛下更希望涇陽護衛隊的樣子,就是將來衛府兵馬的樣子。”
李世民的眼神陰翳,:“有些事情朕不用說,想必你們這些老將軍也都清楚,你們也看的到現在軍中最大的問題在哪里。”
李績躬身說道:“陛下若是改制軍中必定會有動蕩發生,如今還不是時機,還請陛下三思。”
李世民長嘆一口氣,“朕當然清楚,你先退下吧。”
“喏!”
李績走出別院也沒了再去吃村子里酒席的興致。
走在村子里,李績找到了張公瑾。
將李世民說過的話,李績又對張公瑾說了一遍。
張公謹聽完笑道:“陛下真有這個想法?”
李績說道:“可能陛下也是隨口一說。”
張公瑾說道:“其實這件事要辦也不是不能辦,涇陽護衛隊是李正一手拉起來的,其中的很多因素李正最清楚。”
李績說道:“我也是這樣認為。”
張公瑾又說道:“而且這件事不是李正一個人可以做成的,也不是帝王一個人可以做成的。”
李績好奇道:“那要如何?”
張公瑾指了指天說道:“除非大唐變天了。”
李績苦澀地笑了笑說道:“對呀,除非大唐變天了,要動軍制,是要動大唐的立國之本。”
張公瑾低聲說道:“不過按照李正這家伙的手段,未來一些事情還真說不好,或許這是以后的事情了,誰又說的好,可能那時候我們這些老家伙都已經不在了。”
李績的目光看向張公瑾。
心中莫名有些擔憂。
擔憂的不是大唐的將來。
擔憂的是李正。
李正這小子一直都在韜光養晦,誰又能知道把李正逼急了他會做出什么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