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又看了一眼題,數術在有些情況確實很好用,拋卻堪輿星象,行軍打仗亦然可以使用數術隨即問道:“李道長解開這道題用了多久。”
“陛下,這是臣所算。”李淳風再次拿出一分布絹。
接過布絹李二打開一看,洋洋灑灑寫了密密麻麻的字,相比于之前寥寥幾行,李淳風解開這道題寫滿了這十尺長的布。
“你看得懂那人的解題方式嗎?”李二又問道。
李淳風有些失落地低下頭,“臣看不懂,他的字像是一些符號,但此人能化繁為簡,這是一種境界,數術此道一通百通,若是能將此人找到,能讓大唐數術再上一個臺階,開辟前無古人的數術之道。”
“陛下!”小太監匆忙來稟報道:“翼國公求見。”
李二點頭示意讓人進來。
秦瓊走入武德殿躬身對李二說道:“陛下,陰山戰局有解了。”
“你說什么?!”李二來了精神,李靖已經在陰山與頡利可汗對峙已經有數月,從去年一直到了如今還沒有結果,這是讓李二最擔憂的事情之一。
秦瓊遞上一份竹簡說道:“這是弘文館的書卷,臣每日都會讓弘文館把所有對陰山戰事的見解遞上來,今日臣看到一計,還請陛下過目。”
看著上面的內容,李世民算是看懂了,這個是推恩令,確實是個好辦法,自己之前怎么就沒有想到,分封執失思力與阿史那借此風化他們,圍剿頡利所部。
再仔細一看對方的策論里還說到了利用頡利與執失思力的不合。
頡利已經是窮途末路,要不是陰山的天險李靖早就把他拿下了。
“此計或許可行。”李二頷首說道:“就是寫著對策的人字跡為何如此不堪入目,還寫這么多錯字。”
再一回想,李世民又低聲說道:“推恩令,確實可以試一試,只是寫這個策論的人怎么知道頡利與執失思力不和。”
李靖在陰山與頡利對峙數月,一直在查探突厥的情況,以逸待勞最好用最小的代價拿下突厥的頡利可汗,就算是強攻也是李靖最后的打算。
執失思力與頡利之間的不和,李靖早就探出來了,只不過這是密報尋常人怎么可能知道這種事情。
再看李淳風和秦瓊遞來的投卷,李世民發現了兩個一模一樣的錯字。
“你們二人看看,這兩份是不是同一個人寫的。”
秦瓊和李淳風接過投卷,看著上面的字跡。
好一會兒李淳風開口說道:“陛下,臣見過字寫的差得,可還是第一次見到字寫得這么差的,就連錯字也是一樣,一樣錯字一樣的寫法。”
字寫得很差,寫錯字,弘文館。
李世民急忙說道:“查!把此人查出來。”
若是只是精通九章算術倒也可以高看幾分,可是連軍國大事此人都能知曉。
弘文館的所有卷冊都是弘文館的主事在管,若是有人寫出不錯的策論,弘文館會拿上去投卷,整個弘文館對李世民來說就是一個篩選與收集人才的工具。
類似的還有京城的四方館,李泰的文學館。
自從自己登基以來如今的大唐太缺人才了,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都是身兼數職來應付,對此李世民求賢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