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子有什么吩咐。”
起初李義府來到涇陽的時候說不上嫌棄這里,可至少可以留在這里,這里距離長安很近也算是天子腳下。
現在想想,李正的升官速度簡直就是令人發指,這才多久從一個小小的涇陽令到國子監編撰。
再到如今的涇陽縣子,中書省平章事,這才多久。
簡直是吾輩楷模,當學習之。
“外面來了幾個太醫署的醫官,你讓他們給咱們村子里的人瞧瞧病。”
“好嘞。”李義府點頭答應。
村子里再次忙活起來,在村口的涇陽醫館,幾個太醫署的醫官落坐在這里。
到了他們面前的人不是李正,而是村子里的一些鄉民。
“這是什么意思?”醫官不解的問李義府。
李義府悲天憫人地說道:“實不相瞞,其實咱們縣子是個好人。”
醫官越加不解。
李義府再次說道:“縣子雖說如今身份尊貴,可也是心系鄉民,即便是自己生病了也要給鄉民治病,這不是先給村子里的看病,等到這些人看病看完了,你們就可以給縣子看病了。”
“這……”
李義府再次感嘆道:“有道是濟世為懷,為醫者……”
“行了,行了。”醫官打斷他的話說道:“老夫若是不給鄉里人看病,還是老夫不講理了是嗎?”
李義府笑著:“在下絕對沒有這個意思。”
醫官瞅著李義府的笑容默不作聲。
“對天發誓,肺腑之言。”
李義府再次保證。
醫官非常不屑還冷冷一笑。
見村民都已經排好的隊伍,幾個醫官也只好擺開架勢先給村民看病。
涇陽村民倒是倍兒高興,太醫署的醫官親自來給村子里的人看病,這是什么待遇。
“太醫署的醫官那可是給當今陛下看病的。”
村民們倍感光榮。
忙活了一天,幾個醫官灰頭土臉回到了太醫署。
太醫令急急忙忙向李世民稟報。
夜里的皇宮很安靜,李世民還在批閱奏章,見到太醫令來了便問道:“李正的病怎么樣了。”
太醫令向李世民稟報道:“陛下,其實今日我們太醫署的醫官并沒有給李正看病。”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章,“怎么回事。”
太醫令躬身說道:“這個李正說了,要先給村子里的鄉民看病,等鄉民們的病看完了,才能給他看病,又不好推脫,所以幾個醫丞今天給那里的鄉民看了一天的病,就連李正的面也沒見到。”
“這個李正!”
李世民氣得呼吸起伏不止。
“陛下,臣打算明日親自去一趟,親自去看看李正的病情,再者說有些事情,臣也想親自問問李正。”
“陛下!”有太監拿著一份東西而來說道:“有送涇陽送來的東西。”
“什么東西?”李世民疑惑。
打開太監手里的這份布絹,布絹之上赫然寫著三個大字,感謝信。
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村民名字。
李世民看了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