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個胖子體型,他食量應該是自己的兩倍到三倍……
李泰扯了扯李正的衣袖。
“做甚!”李正低頭看他。
李泰委屈地說道:“咱們下一頓吃啥?”
“煎餅果子!”
“那是啥果子?”
李正來到廚房,和好面糊,開始烙煎餅果子的面皮,長安主要是面食為主食面粉這東西每家每戶做飯都會用到。
打上雞蛋放上熏肉,涂上一些肉醬,簡單的煎餅果子就做好了。
三人拿著煎餅果子坐在家門口吃著。
李泰吃著問道:“蜀王來找過你是吧。”
“嗯。”
李正也不隱瞞直接點頭。
李泰也沒多問繼續吃著煎餅果子。
李正又問道:“好吃嗎?”
李泰吃著點頭,“好吃,吃法也很新奇,以前沒見過,你是怎么想到這么做的。”
“這個說來話長了,小時候有個大嬸在我家門口擺著攤子,每次她有事要離開我都會幫忙給她照看,客人來了我能做就做,慢慢地會了。”
“那位大嬸可還在?本王倒想向她學學這門手藝。”
李正苦笑著說道:“你要是能活個一千多年說不定可以見到她。”
李泰咬下一口煎餅果子,“你這人就愛說笑。”
程處默又從酒坊帶了一些烈酒回長安。
酒坊里干活的都是村子里的自己人,釀造烈酒的方法教給了村長一家。
在沒有烈酒的唐朝這是一筆非常掙錢的買賣。
過個十來天就有幾千貫錢送到村子里。
只要釀造烈酒的方法不外泄,還能掙很久。
大唐缺錢,可是大唐的權貴和世家不缺錢。
他們有的是錢。
而且有些權貴和世家說不定比皇帝還要有錢。
大唐的商業發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在如今的貞觀初期,人人都在為吃飯發愁,商品流動基本上都在權貴之間。
烈酒的錢也是都從程咬金的人脈,賣給諸多的權貴。
等到了傍晚,李大熊回到家里就瞧見了李泰。
“他是我當初在長安一起讀書的,算是同窗吧。”李正連忙解釋道。
“也讀過書?”
李泰點頭,“也讀過就是沒有李正讀的好。”
李大熊笑呵呵點頭。
“他要在我家住一段時間,等天氣涼快了他就會回去。”
李大熊拉著李正走到一旁說道:“你的這個同窗不是一般人家吧,看他穿的衣裳都很名貴。”
“沒事,你就當他是一般人家就行。”
李大熊拍著李正的肩膀,心里放心了不少,看來自己的兒子當初在長安也是有朋友的。
回到李泰面前李大熊問道:“你家里可有還未出嫁的姐妹?”
“有。”
“有幾個?”
“挺多的吧……”
挺多?
李大熊又來了興致說道:“這位小兄弟,你別看咱家窮,咱們是地地道道的涇陽縣人,你可以去打聽打聽這十里八鄉的誰不知道我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