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親自出宮來看田地里的情況,來到長安城郊外,不少百姓都在田地里趕著抓螃蟹。
這些螃蟹會剪斷糧食,好不容易長起來的糧食,都要被這些螃蟹給禍禍光了。
李世民急得一腳踩死剛剛爬上田埂的螃蟹。
簡直可恨,在糧食就要成熟的關鍵時刻殺出這么多蟹。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么抓螃蟹還要擔心糧食的踩踏。
甚至還有不少的郡縣做起了法事,希望神靈驅趕螃蟹來保住田地。
李世民最討厭的就是這種法事,細細想想有些事情百姓們不來指望朕給他們想辦法。
去祈禱神靈?
威信很重要,讓百姓相信自己也很重要。
在這種關頭不能只看著百姓們受災。
自己也一定要做些什么事情才行。
眼下是收取名望與失去名望最關鍵的時刻。
之前李正說的可以用雞鴨來解決蝗蟲的問題。
李世民問向房玄齡有什么辦法來解決這些螃蟹嗎?
房玄齡想了一會兒說道:“這些蟹幾乎是沒有天敵,想要對付它們只能靠這么抓了。”
一個太監來稟報說道:“陛下,有人在大肆收那些蟹蟲。”
那些禍害田地的蟹蟲竟然還有人要?
“收蟹蟲用來做什么?”李世民不禁問道。
太監回稟道:“倒也沒說,只是說有多少要多少,兩文錢一斤全部要了。”
房玄齡倒吸一口涼氣,“還有這等好事?”
蟹蟲禍害田地就不說了,抓起來還特別的麻煩,容易弄傷自己的手。
竟然還有花錢收。
李世民開口問道:“可知是什么人在收?”
“涇陽縣子李正。”
聽到回答李世民頷首思量著說道:“莫非是李正良心發現打算給其他郡縣扶貧?”
房玄齡也孤疑地思量了很久。
要是別人收那些蟹倒是可以認為是大發善心,沖著鼓勵百姓救糧食去收的。
可要是李正收蟹,李世民就有些懷疑,李正一定是有目的的。
離開田埂,李世民打算去涇陽看看情況,別人不行可能李正就行。
對李正這個人,李世民總感覺什么事情到了他手里就會迎刃而解。
走了一圈來到涇陽,李世民站在遠處就看到有不少其他郡縣的村民擁擠在村口不斷有人送螃蟹過來。
看情況涇陽還只要那些活得,新鮮的螃蟹。
太監再次來報說道:“陛下,查清楚了,涇陽有不少人在吃蟹。”
“他們在吃那個東西?”
房玄齡滿臉的疑惑,這東西能吃嗎?
既然有人收螃蟹自然最好了。
李世民冷笑說道:“朕倒要看看他能吃多少。”
房玄齡看向李世民的臉色知道他心里是有決策了。
想起突厥每年要給李正兩萬貫,李世民就心里有些膈應。
現在看來派兵去抓螃蟹既能收獲民心,又能從李正這個死要錢的人手里掙到錢。
想到這一點李世民心里很美,嗯!就這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