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頭疼過大唐的人口問題。
在前隋大業年間中原黨到處在打仗,各路反王揭竿而起討伐暴隋。
這一打就是十多年,這十多年把中原的人口都快要打光了。
李世民也愁呀,如今的大唐百廢待興,糧食不夠,人口沒辦法快速增加。
沒有足夠的人口,沒有足夠國本,實力也會下降。
如今算是穩住了局面。
料不準以后的事情。
大唐剛立足的時候到處都需要平叛,對突厥也要用兵。
現如今涼州又出事了,后方還有一個躍躍欲試的吐蕃。
“陛下!涼州不能被破,一旦涼州又失,要打回來就難了。”
房玄齡的話是說一旦吐谷渾咬下了涼州,就像是一頭狼咬住了一塊肥肉它不會這么輕易就松口。
“朕又何嘗不知道這一仗要速戰速決,也不知道突厥的執失思力能不能靠得住。”李世民長嘆一口氣。
房玄齡說道:“陛下,以防萬一還是應該早備糧草。”
李世民無力的點頭,“朕知道,朕會從別的地方抽調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說完李世民閉上雙眼,糧草吃緊,戰爭的負累太大了。
今年的糧食還沒到豐收的時節,若是吐谷渾再晚一個月打。
大唐有了收成之后自然有底氣和吐谷渾死磕。
不過是個邊陲小國而已,本不足畏懼。
壞就壞在他太會挑時機了!
這一刻糧草有多少緊張,李世民就有多痛恨那些屯糧的世家。
涇陽
李正還在睡覺就被李泰被叫醒。
“趕緊起來,李義府說你那個叫做玉米的東西也熟了。”
李正雙目無神地從床上爬起身,“果然長得帥有什么用,天一亮還是要起床干活。”
草草洗了一把臉,漱口之后看著天上太陽原來自己不知不覺已經睡到中午了。
神情惰怠的離開家門,李正跟著李泰來到玉米田,已經有不少的村民圍在這里打量著一株株玉米。
從三月份種下玉米開始如今都過去快四個月了。
這些玉米的成熟比自己所想的要快得多。
看了一眼發黃又稀松的玉米須,李正掰下一顆,剝開瞧了一眼,顆粒很飽滿,看來品種比自己想要好很多。
又在不同的位置掰下幾顆之后,李正確認說道:“都已經熟了,全部掰下來。”
村民開始動手收割玉米,李泰問道:“李正,這個也是糧食嗎?”
“當然了,咱們今天有爆米花吃了。”
李泰追著問道:“爆米花是什么花。”
“它不是花,它是一種零食。”
李正帶著李泰來到河灘邊。
村民們已經習慣了李正在河灘邊一邊釣魚一邊做飯吃。
河灘邊也會經常放著一口鍋,這是專門給李正用的。
架好鍋,李正對李泰說道:“把這些玉米粒都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