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侯什么吩咐。”
李正對他說道:“你趕緊讓村民搭一個棚出來,越大越好”
孫思邈正在觀察著一個又一個的傷兵一邊說著:“能活著回到長安也不容易。”
李恪對李正說道:“我在隴右打過仗,當兵的哪一個不是鐵骨錚錚的漢子,你一定要救他們。”
這個年代還真是殘酷,這些傷兵從戰場上下來肯定不如正常人。
拿了軍餉或許可以過一段時間,可是一段時間之后,他們的生活就沒了保障。
能活著全看運氣,半死不活是最倒霉的。
為了邊疆他們舍身忘死,可戰后誰又來好好對待這些老兵。
李正對也在圍觀的大牛喊道:“大牛,你過來!”
“老師,有什么吩咐。”
“你把這些傷兵整齊排好,不要這么亂,把傷勢輕重緩急的也分好,我去一趟醫館。”
大牛用力點頭,“學生知道了。”
回到自己的醫館關上門,李正從自己的系統拿出一瓶又一瓶的酒精,再拿一堆生理鹽水,與一些青霉素,消炎藥,退燒藥……
李泰見李正離開之后久久不會來,對李恪說道:“李正該不會退縮了吧。”
回頭看了一眼醫館方向,李恪說道:“他不會的,我相信他不會丟下傷兵不管,再說了他不是讓大牛和李義府先忙活起來了嗎?”
李義府把村口的一個大棚簡易改造了一下,應該可以容納這幾百個傷兵。
治病救人的事情可不敢怠慢,不少村民都參與進來。
廢了兩個時辰的功夫,村名的手腳也麻利,至少遮風擋雨是沒問題了。
孫思邈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問著大牛,“李正還不來嗎?”
大牛站起身說道:“這就去叫老師。”
又急忙忙來到醫館門口,大牛見到李正把一些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搬上一輛牛車。
“老師,孫神醫在催了。”
“我知道。”李正把一袋袋生理鹽水放到牛車上,又對大牛囑咐道:“傷兵來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帶著病,你讓村民們不要再圍觀,要是有瘟疫就不好了。”
“明白了。”大牛點頭。
“還有。”李正接著說道:“李義府的大棚怎么樣了。”
大牛朝村口看了一眼,“村口其實就有現成的,李義府叔叔改建了一下,現在應該就可以用了。”
“很好,你對李義府說大棚用黑布擋起來,我在治病療傷的時候誰也不要靠過來,大棚里煮一大鍋水。”
大牛聽完這些吩咐又急忙離開。
還在村口的李泰忐忑地自語,“李正怎么還不來,該不會是他真要退縮不管了吧。”
一直到了傍晚李正這才拉著一車的醫療物資而來。
李泰還沒問什么,李正已經推著車進了大棚,把黑布拉上,一副不讓人進去的樣子。
“這……”
李恪笑了笑說道:“可能李正什么秘方不能讓別人知道吧。”
李正把手術刀全部放入鍋中煮著消毒以備使用。
大牛說道:“老師,傷勢重的和輕的已經分好了。”
孫思邈看著李正的一大堆東西也好奇,倒也沒多問,低頭接著開始給這些傷兵治療傷口。
李正提著一罐酒精拿著針線紗布來到一個還在昏迷的傷兵身邊。
看著他的傷勢,右腿只剩下皮肉連著了。
探了探他還有微弱的呼吸。
檢查了一遍他身上應該沒有其他傷口了。
先給他打了一支青霉素,李正對大牛說道:“把他的斷腿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