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宗一直觀察著李正的神情。
李義府也在看著許敬宗。
許敬宗這個人自己認識,是當初的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雖說沒什么名聲,倒也好在給李世民效力過。
李義府暗暗想著,這人什么時候攀上了河間郡王的兒子。
呼吸著這里的空氣,李崇義忽然笑了笑說道:“沒想來問罪你,我也看了朝中對吐蕃的決策,只是這次想來問問。”
李正有氣無力地點頭。
李崇義說道:“你覺得一定要打仗嗎?”
四周很安靜,氣氛變得有些沉重,李正把手中的魚竿放下,心里想著這個時候應該怎么來活躍一下氣氛。
“崇義哥喜歡吃煎餅果子嗎?”
“什么是煎餅果子?”
突兀的一個問題好像不能緩解氣氛,反而變得有些尷尬。
“今日的天氣可真好啊。”李正開始沒話找話。
“你不要回避我的話。”
李正尷尬笑笑說道:“我就是想活躍一下氣氛,既然崇義哥這么說了,不如說說你自己的看法。”
李崇義坐正了身子說道:“一開始你怎么胡鬧,殺馬也好,羞辱也好,這些其實我都不會管,我甚至會幫你,但我聽說你希望朝中攻打吐谷渾和吐蕃。”
其實說是要攻打都是疑兵之計,就是為了逼祿東贊就范。
看起來李崇義是被誤傷的友軍呀。
李正耐心說話道:“打當然是要打,可也要分怎么打。”
李崇義說道:“但我覺得讓吐蕃和吐谷渾俯首稱臣不是更好嗎?”
苦澀地笑了笑,李正說道:“我給崇義哥講個故事吧,從前有一塊石頭,石頭里蹦出了一只猴子,那只猴子……”
一個孫悟空大鬧天空的故事,從李正嘴里說出。
“總而言之,孫悟空有兩個名號,一個是弼馬溫,是天庭給封的,還有一個是齊天大圣!那是他自己打出來的。”
“崇義哥覺得那個名號更好?”
“當然是齊天大圣了。”李崇義說道。
“那不就得了,我們為什么還要讓步。”
聽完李正的故事,李崇義意猶未盡,“這個故事還有后續嗎?”
“有呀!”李正點頭。
“那你接著說呀。”
“后面的事情我給忘了。”
“怎么忘了!”李崇義捶胸頓足,“多好的故事呀。”
“可能緣分到了我就會想起來了吧。”
李崇義想了許久說道:“李正,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說得對,用別人的眼光來認同,不如靠著自己的打出來。”
“這一趟來,我受益匪淺。”李崇義站起身又道:“我覺得,我想讓你和我一起來進行這一次的結盟。”
“你說什么?”
李崇義點頭說道:“李正你說的沒錯,名號是靠著自己打出來的,就這么決定了,明日我就帶著人來涇陽和你一起主持,這次的談判事宜。”
“啊?”
說完李崇義帶著許敬宗就離開了。
李正朝著李崇義的背影喊話道:“你誤會我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