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害那些大臣去吧,別來禍害我了。
第二日
百官下朝之后就看到晉王殿下吃力地抱著一個木頭箱子。
程咬金笑呵呵上前說道:“晉王殿下抱著這個箱子做何用?”
李治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把募捐箱放在太極殿前說道:“程大將軍有錢嗎?”
“錢,倒是有。”程咬金遲疑地點頭,又覺得似乎什么地方不對勁。
李治把箱子上的募捐箱三個字轉到眾人面前說道:“太醫署的醫官說母后生了小兕子之后就身子虛弱,可是我又沒錢給母后買藥材。”
“募捐箱是捐錢的意思吧。”
“難得晉王殿下有這份孝心。”
“晉王殿下這么年幼就已經如此懂事,我等應該成全才是。”
“是啊。”
……
群臣們紛紛議論,開始往募捐箱里放錢。
有人直接扔了一個銀餅,有人給了一貫錢,還有人甚至給了玉佩。
程咬金感覺越來越不對勁。
牛進達對他說道:“晉王殿下也是一片孝心,給點吧。”
程咬金有些不情愿地往募捐箱里放入一塊銀餅。
李治還望太極殿看了看,知道里面沒大臣了。
這才拖著沉甸甸的募捐箱離開。
太極殿外發生的事情李世民已經知道了。
雖說在意但此刻李世民瞅著眼前的這個馬蹄鐵愣住了。
養馬是一個臟活累活。
本想著讓他去養馬,讓這個小子吃點苦頭。
竟然做出了這么一個好東西。
這小子的肚子到底還有多少貨。
李世民還沒想明白。
涇陽出了事,李正急急忙忙趕往村口。
李義府一路解釋著:“本來一切都好好的,突然冒出一幫人他們輪流替換,連夜蹲守攔住印書坊的生意,還互相倒書卷,一來一回每日生意結束的時候,讓很多人都印不了書。”
“印書坊生意有當今皇后的份,什么人這么大膽來鬧事!”
李義府連忙說道:“應該是清河崔氏的人,其中有些人下官還認識。”
“五姓七望的清河崔氏!”
李正心里記下。
涇陽村外,這里有一個鋪子,凡是來印書的人都堵在這里。
“我們都是按規矩來印書的,你們不服就讓涇陽縣侯改規矩啊。”
“來來去去就你們幾個,誰不知道你們安的什么心思。”
……
一片亂糟糟,兩幫人互相叫罵著,有的人已經動起了手。
李江山先一步趕到了這里,看著一片混亂的場面拔劍而起大喝道:“誰敢在涇陽鬧事!”
一聲尖利的大喝,嚇得場面立刻安靜了下來。
李正趕到這里對李江山說道:“把劍收起來,這里的事情我來辦你回去接著算你的賬。”
“可是他們……”
李正拿過李江山手里的劍收回劍鞘說道:“回去吧,這里交給我。”
李江山詫異地看著李正,這小子表露出來這番鎮定都不像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該有的。
李正走到人前看著鬧事的其中一方問道:“我是涇陽縣侯,敢問當面是……”
“在下崔言!”
李正點頭說道:“清河崔氏的人是吧,嗯!有膽子,好本事啊。”
崔言立刻說道:“縣侯這話是什么意思,你定的規矩我們按規矩來,明明是他們先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