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儉相對來說比較安靜一些,他的眼睛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
李正對裴行儉說道:“看到那邊的涇陽書院沒有。”
順著李正所指的方向,裴行儉點頭說道:“我看到了。”
李正又對他說道:“那里有一個叫做大牛的孩子,年紀和你一般大,以后就讓他帶著你玩。”
裴行儉看了一眼薛仁貴,薛仁貴點頭,他才朝著書院而去。
看李正的神情,薛仁貴解釋道:“縣侯不要見怪,我和他是同鄉,來時家中交待要互相照顧。”
“我沒有見怪,這樣我還更加省心了。”李正擺手說道:“你剛剛來到這里,讓李義府帶你熟悉一下,往后跟著蜀王殿下先去我的護衛隊當差。”
薛仁貴點頭有些生疏的稍稍行禮,“其實我想問的是,為什么縣侯要我來這里,我只是一個種田的。”
薛仁貴到目前為止確實是個種田的。
要說薛仁貴發跡的時候應該是在李世民東征高句麗的時間。
現在的薛仁貴還只是一個種田的人而已。
拍了拍薛仁貴的肩膀,李正小聲對他說道:“曾經故人對我的囑咐,讓我把你接過來。”
薛仁貴疑惑地看著李正。
也不知道這個借口能不能糊弄過去,李義府領著他開始參觀村子。
天氣這才剛入秋不久,天氣涼得有些快。
村子里的第一批水稻已經在收割了。
把稻谷收割之后鋪開晾曬。
過些時日就可以吃上大米飯了。
李大熊瞅著一顆顆飽滿的稻米很是好奇,“臭小子,你說這個稻米怎么這么碩大啊。”
“因為這個是雜交水稻。”
“雜交的?”
李正琢磨著說道:“算是一種改良品種吧。”
李大熊唉聲嘆息。
“怎么又嘆氣了,是不是隔壁牛家村的人又來欺負我們了。”
“牛家村?他們敢!”
人家牛家村也是有靠山的好不好,牛進達大將軍也是朝中一位大將。
話說長安附近的不少村落都和長安的權貴多多少少有些關系。
就比如涇陽的隔壁竟然是長樂公主的地盤。
“人家沒來欺負咱們,那你嘆啥氣嘛。”
李大熊手里抓著一把稻米說道:“你小子是個有本事的孩子,比我這個做爹的厲害多了。”
收拾著稻谷,李義府又回來了。
“不是讓你帶著薛仁貴熟悉熟悉環境嗎?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
李義府拿出一份書信說道:“縣侯這是盧家人要交給縣侯的請帖。”
接過請帖,李正心里想著,這個盧家這么好心來給自己送請帖?
太陽明明還是打東邊出來的來著。
打開請帖細細看著。
“哈!果然不是什么好事,這是人家給我下戰帖呢。”
李義府也瞧了一眼,看著上面一大段的話,簡而言之就是十天后,燈會高臺之上見高低。
“縣侯,咱們要去嗎?”
“你覺得呢?”
李義府小聲說道:“去了可能贏,不去就不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