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心里話,我對你們的那些所謂的學問不感興趣,你們想讓全天下的人讀儒學,學習儒學,朝中乃至帝王都是以儒家為正統,說句心里話,這些東西我真的不稀罕。”
李綱目光看著李正還顯稚嫩的臉龐。
李正接著說道:“儒學不能讓我吃飽飯,儒家書籍又不能當飯吃?”
“歷代帝王都在崇尚儒學,尊崇儒家之禮。”
李正冷冷一笑。
“你笑什么?”李綱疑惑。
李正朗聲說道:“你們所倡導的那些對這個世道有改觀嗎?你們傳頌著儒學,你們甚至用儒學規勸帝王,可你們這些大儒從來沒有管過天下人死活。”
“這萬千百姓他們要的是什么?他們要的是能吃飽飯,能夠在冬天不被餓死。”
李綱:“若沒有儒學,天下何來讀書人。”
李正:“學著老舊的知識,從此天下再難寸進一步,這不是進步,這是落后。”
“你覺得什么樣的學識應該才不算是落后。”
李正笑了笑沒說話。
李綱接著說道:“難道就靠著你秉承的科學嗎?那東西除了可以讓你斂財還有什么用?”
李正咧嘴笑著說道:“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們活得是風骨,我活得是柴米油鹽。”
“而你們的那些風骨,對我來說不過是一群老家伙拿著守舊的知識,自詡清高罷了,在我看來這非常的愚蠢,你們不敢接受顛覆你們認知的東西。”
先秦在諸子百家時期每一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學識,那時候的儒家從沒想過要遏制其他的諸子百家。
從漢武帝年間,董仲舒就提出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那個需要休養生息的時代,需要家國一起面對匈奴外敵的時候確實需要統一思想。
與天下萬民一起同仇敵愾。
這種手段有些卑劣效果卻很不錯,可后患無窮。
也間接造就了世家與山東士族。
將學識完全壟斷的格局。
帝王永遠會選擇最有利自己統治的思想。
但如此大包大攬,砍去一切旁枝末節,幾乎遏制了知識的發展。
長此以往,天下再無百家只有儒家。
李正冷笑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他也不過如此,他造就了儒家毀了諸子百家,什么狗屁天人三問,裝得偉大不過是為了鞏固帝王的一種手段而已,把儒家的學識當作一種思想,漢武帝不過是借儒家人平定人心而已,你真以為天下帝王有多看得起儒家?”
“學識成了帝王鞏固權力的手段,這真的是儒家的要義嗎?這是真正的儒家精髓所在?在我看來就是一種非常卑劣手段,”
李綱越加憤怒。
李正接著說道:“不要自視甚高,這世上有君子也有小人。”
“李正,你想與全天下儒家學子為敵嗎?”
李正搖著手中的蒲扇說道:“恕我直言,即便是你們高舉儒家大一統的旗幟,你們也做不到讓全天下人成為君子,你們的目標本就是錯誤的,本就是注定失敗的,你們的遠大理想我根本就沒放在眼里。”
“狂妄。”
李正冷笑道:“不好意思,我這人比較講究實在,實在就是金錢,實在就是過日子,實在就是讓人活得好好的,我覺得你們儒家只要保持精神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你們儒家管不了。”
“你!”李綱氣得渾身發抖,活了一輩子,第一次被一個黃口小兒把儒家貶得如此一文不值。
“在我看來知識是一種非常自由的東西,而不是你們所謂的條條框框,從你們想要鎖死學識的同時,你們也鎖死了一個時代。”
“照你這么說,我們儒家子弟都是千古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