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李世民會給自己,還是因為自己村子的護衛是李恪掌管著。
這才是李世民最放心的。
李世民對自己真的放心嗎?
這也不見得,李江山安插在涇陽算是李世民的眼睛。
他從來就沒有對我放心過。
不論自己發展得如何,李世民的被迫害妄想癥都會提醒他,來防備所有人。
李恪重新拿起弓弩打量著弓弦氣餒說道:“這弓弦松松垮垮的怎么用來練兵。”
“這種弓當然射不遠了,松松垮垮的你的力量傳導到箭矢上也沒多少力量。”李正瞅著說道:“這種弓用來打獵都不行。”
“你還懂弓?”李恪詫異地說道。
“不懂。”李正使勁搖頭。
李恪還是狐疑地看著李正。
看著李恪愁眉不展的神情,李正說道:“好吧,我招了,弓我確實不懂,可是我見過一種復合弓。”
“復合弓?”
“你父皇說我們可以給了我們五百士卒的兵器,沒說是什么樣的兵器,只要我們裝備五百人就行是吧?”
李恪點頭,“確實是這么一回事,按照父皇的意思,涇陽有兵甲的士卒只能有五百人。”
李正用樹枝在地上畫著復合弓的樣子,一邊說道:“其實復合弓講究的是一種力學,弓箭的原理就是力量的轉移,可這個轉移實際上是有消耗的,你用十石的力量,射出去的力量可能只有三石。”
等李正畫完了復合弓的輪廓,李恪好奇問道:“這上面是輪子嗎?”
“對,復合弓的好處就在于,減少力量在傳遞時的消耗。”
李恪使勁眨了眨眼,“抱歉,沒聽懂。”
李正一個人來到護衛隊的庫房,從系統圖書館中拿出一本書,弓箭發展的學術論述。
這本書里詳細記載了關于弓箭的發展史。
在中世紀有了火槍之后,弓箭的用處便越來越小。
慢慢地成為了戰爭中的淘汰品。
成為了貴族人家的消遣時光的娛樂活動。
到了后世弓箭早就已經成了一類運動項目。
唐朝的弓箭已經具有后世反曲弓該有的樣子了。
不過反曲弓的精準度和力量都沒有復合弓來得大。
從營地里拿來一把弓,李正開始按照手里這把弓的尺寸改造這把長弓。
減震器,滑輪軸,分離片,螺栓。
知識落后實在是太萬惡了,李正在心里又把五姓那幫家伙狠很唾棄了一遍。
這幫只知道做君子不知道搞發展敗類。
讀書人都去讀禮樂,誰來搞發展。
完整的復合弓是做不出來,在這個連五金技術都沒有發展的年代,只能做個簡化的復合弓。
畫出了零件之后,李正又頭疼了,這些零件都需要鐵器來打造。
那就需要鐵匠,李正叫來大虎,好賴自己是個龍武軍的中郎將。
軍中有打造武器的鐵匠。
大虎知道了李正要做什么有些犯難地說道:“中郎將,軍中的鐵器都是用來造武器的,哪能浪費。”
“我做的就是武器,我要做大唐最厲害的弓箭。”
大虎看著李正的圖紙說道:“中郎將,這是什么武器嘛。”
和他解釋這些東西的難度就有些高了,總不能讓大虎轉述一遍這是復合弓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