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殿外,便可以聽到父皇和大臣們又開始議論了。
說的還是吐蕃松贊干布和波斯之間的事情。
只是聽了一耳,李麗質注意到站在殿外的王鼎,便快步離開,
李正提著魚竿來到河邊釣魚,把魚鉤掛上魚餌,隨手拋入河中,拿出天工開物接著抄書。
如今的時節冷暖剛好,雨季也結束了。
李義府走來說道:“縣侯,最近閻立本一直都在書院。”
“嗯。”李正稍稍點頭接著抄書。
李義府又說道:“閻立本生病了。”
“嚴重嗎?”李正抬眼問道。
“受了風寒,孫神醫已經在診治,剛剛在下去看了一眼好在沒什么大礙,就是這家伙整日都窩在書院里看書,幾乎都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聽上官儀說他每日就睡兩個時辰。”
“你告訴他,我有一個叫做指南針的東西讓他做。”
李義府點頭說道:“指南針?”
“就是有一種指明方向的東西,你可以理解是一種小型的司南,學以致用,閻立本一天到晚就知道看書不行,還是要給他找點事情做。”
天工開物里就有指南針的記載。
只是記載在這一種羅盤上,也算是指南針的雛形。
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都有了。
李正把天工開物放在一旁,看著魚線上的浮漂下沉。
提起魚竿,就釣上了一條巴掌大的魚。
晚上可以燉豆腐魚湯喝了。
李義府走了之后,許敬宗便來到了河邊,把手中的一卷冊子遞給李正,“縣侯,都已經查清楚了。”
打開卷子,李正看著上面的內容,如今長安的工坊還有三百三十一處要開張。
許敬宗說道:“加上人手,整個長安加上官家的工坊所需要的人手大概一萬八千人。”
“修路可以開工了。”李正收起這份冊子說道。
許敬宗連忙說道:“縣侯我們這次要多少人。”
“一萬以上,越多越好。”
“明白了。”許敬宗說完苦笑一番:“最近長安來了很多人,涇陽的坊市也越來越熱鬧。”
最近長安慕名來了不少人,很多都是從中原各地來的。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香水,這些人都是慕名而來。
這些人中不乏有錢人,做了一本冊子從長安傳到了長安之外。
甚至還有很多人是從洛陽過來的。
這一次造成的影響比上一次還要大。
人與人之間的口耳相傳的效果,沒有圖文來得大。
這就是傳播效率。
所謂有圖有真相。
這句話還真是偏僻入里,非常地精辟。
李正對許敬宗囑咐道:“你讓人傳話出去,十天后開始賣香水。”
“那價格的事情要提前說嗎?”
“不說。”
“明白。”
許敬宗收到話語開始去安排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