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知遜點頭,“原來是這樣。”
細細看著這幅地圖,狄知遜低聲問道:“李正,你是不是對突厥與吐蕃有了圖謀。”
“沒有。”李正搖頭。
“可你的這個地圖疆域可比如今大唐疆域大了許多。”
大?李正冷冷一笑,還沒把整個隴右道打通也叫大?
“狄叔叔,你誤會我了。”
“嗯?”
“不是我對突厥和吐蕃已經有圖謀,而是我早就有圖謀了。”李正看著自己畫的這張地圖說道。
狄知遜突然笑了,笑了好一會兒。
再次喝下一口茶葉水,狄知遜又說道:“不過你的這個圖還挺考究的,西北靠天山,東北靠長白山,似乎還挺契合的,若是中原的大地是這般的模樣,老夫也覺得若是一直在河西走廊下,有些窩囊了。”
再一次和狄知遜碰杯,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李正不是很喜歡和烈酒,以茶代酒也挺好。
終于有一個和自己有共識的人了。
狄知遜再次說道:“有一件事情不知道能否請你幫個忙。”
“狄叔叔請講。”
“那老夫便說了。”狄知遜開口說道:“武士彟這個人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
“聽說過,沒見過。”李正皺眉說道:“這人怎么了?”
武士彟如今就在長安,作為朝集使回到長安,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他此刻應該會被派任到荊州。
“此事來說本就與你無關,老夫知道,你這人不喜歡管閑事。”狄知遜接著說道:“不過老夫在朝中沒什么結交的人,武士彟和老夫是故交,只是希望你可以給個主意。”
“狄叔叔先說說是什么事情。”
狄知遜長嘆一口氣:“陛下遲遲不發落武士彟,讓老夫有些擔憂,武士彟是太原元謀功臣,當時太上皇起兵,跟隨太上皇的有十七個人,其中就有武士彟。”
“武士彟也是飽讀詩書之輩,陛下雖然賞識他卻也不敢重用他,說句老夫不該說的話,武士彟與太上皇的交情匪淺可是與陛下的交情就兩說了。”
李正點頭道:“賞識與重用不是一回事。”
“沒錯。”狄知遜再次點頭,“老夫希望武士彟可以留在長安,但也不要入朝為官。”
“原本要讓武士彟留在長安就要讓他入朝為官,這才合適,他雖然有官職可畢竟不是朝中的官職,這么多年武士彟一直帶著家人周轉各地,如今也該有個可以站住腳的地方。”
“貞觀元年,李孝常作亂,陛下讓武士彟去平定亂象,這些年武士彟攜家口輾轉各州,一路平定了利、隆、始,靜、西、龍六州,這才讓陛下在應對突厥的時候,無后顧之憂。”
“這么多年了,武士彟帶自己一家人到處奔走,現在的他只是想要一個落腳地而已,他不容易。”
聽完了狄知遜的訴說,李正心里很矛盾。
歷史上這個時候因為武士彟進言讓李世民泰山封禪,沒有得到李世民的點頭,應該也快把武士彟下發到荊州了。
武士彟對大唐確實有功封個國公也不為過,只是,從太原起義到平定內亂,功勞不小,直到武士彟死后才給了一個應國公的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