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眼李世民的臉色,房玄齡接著說道:“陛下!若是可以得到這三十萬貫夠駐軍一年的軍餉開支了,而且……而且那一千多個和尚用來做徭役也是再合適不過。”
李泰也連忙附和道:“父皇,兒臣也以為那些和尚本就是壯勞力,不用白不用。”
“你住口!”李世民對李泰喝道。
李泰也只好悻悻地退后一步。
可李世民再一想三十萬貫吶,雖說如今勉強度過了貞觀開年以來最大的難關,如今糧草是有了,可銀錢這種東西真的沒多少。
那些細鹽是用來對付世家的,還要留著有備無患。
李世民很愁,可是這畢竟是三十萬貫。
盯著眼前這份字跡不堪入目的奏章,李世民低聲說道:“玄齡,你是不是覺得朕還應該感謝李正,好好封賞李正,給了朕一個可以敲詐和尚的機會。”
“陛下,朝中怎么可以做敲詐之事,陛下身為天子也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房玄齡嘆息一聲說道:“還要看大理石卿如何來查,再來想想如何定奪才是。”
李世民這才點了點頭。
“至于李正……”房玄齡又是一臉擔憂,“他本為平章事,為陛下分憂也是他應該做的。”
李世民思量著,總覺得這個李正是在拉自己合伙。
寺廟的香火錢不少,寺廟也確實需要治理,可這種被李正牽著鼻子走的感覺總覺得不太舒服。
三十萬貫啊,李世民心中糾結,對國庫來說刨去開支,要攢多久才能攢夠三十萬貫。
朝中抓了這么多的和尚,給了佛門當頭一棒。
長安周邊各個寺廟,立刻都警覺了起來。
這次的事情可以看得出來,朝中對佛門子弟也不是那么地寬容。
如今李正年紀輕輕就是平章事,這等人物將來若是走上高位,佛門的以后只會越來越難過。
大主持寺的老和尚對一群小僧說道:“李正此子不可留!要不他身敗名裂,要不我們佛門從此凋零。”
老和尚說出這話,底下的一群和尚也同仇敵愾。
長安周邊數十座寺廟開始相互走動。
這還是第一次所有的寺廟都聯合起來對抗一個人。
涇陽
李大熊正在田地里干活,突然聽到一聲巨響,疑惑地看著四周,抬頭看了一天藍天,自語道:“這青天白日的打雷了?”
接連幾天涇陽時不時都會有幾聲詭異的響聲。
李正重新在陶罐里填充火藥,已經試驗了好幾次,配方應該是沒有問題了
就是威力有待提高。
李義府和李恪這兩天很忙,涇陽周邊的和尚越來越多了。
“修改白蛇傳!”
“修改白蛇傳!”
“修改白蛇傳!”
……
涇陽村口外,響起了一聲聲此起彼伏的呼喊聲。
李恪咬牙說道:“真想沖下去殺了這幫和尚。”
“蜀王殿下切莫沖動。”李義府勸說道:“縣侯都沒有著急。”
接連幾天越來越多的和尚聚集在涇陽村外,其中還有不少的書生士子,口號叫得更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