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謹說道:“老夫的吃穿住行還用不著急你小子擔心,事情也辦完了也該回長安了。”
看張公謹要離開,李正送別說道:“若說鄒國公考慮好了,隨時可以來涇陽,隨時歡迎鄒國公。”
張公謹也答應李正的話語,帶著禮部的官員便離開。
李正說過的話語,張公謹還要回稟給李世民。
送別了張公謹,李正對李恪說道:“蜀王殿下,你說要怎么才能讓鄒國功來涇陽。”
李恪板著臉,“李正,你現在不應該想想怎么對付長安那些人嗎?”
“我為什么要想這個?”
李恪沉思了片刻,無奈搖頭,“我接著去給護衛隊拉練了。”
回到護衛隊的李恪心中很擔憂如今李正處境。
李正能夠五姓權貴們斗嗎?
一直以來李恪自認謹記自己母妃的教誨,不該摻和的事情不摻和,在朝中在宮中由于自己出身的關系沒什么人脈。
也沒有什么朋友,真的愿意和自己做朋友的可能也就只有李正了。
想著能夠為李正做一些什么,可能也就是幫他好好練兵。
哪怕是將來有什么意外,護衛隊也可以派上用場。
張公謹回到長安后和李世民說了在涇陽與李正說過的話語。
李世民神情淡然說道:“這小子還真是雷打不動。”
張公謹長嘆一口氣,“或許李正自己有什么打算吧。”
遞上氏族譜張公謹接著說道:“李正已經寫上了長樂公主的名諱,只是他一直不愿意寫上妾室的名字。”
李世民接過氏族譜看了一眼問道:“為何?”
張公謹躬身說道:“李正說妾室的安置全由長樂公主做主。”
李世民點頭把氏族譜交給王鼎,低聲說道:“我看是他不根本不想要妾室,是你張公謹為他開脫吧。”
“陛下明鑒。”張公謹躬身又是行禮。
相知相交這么多年,張公謹的為人李世民很清楚,又說道:“你能幫著李正說話,朕也看得出來,你很看重這個小子,可惜了他如今已經是李靖的弟子。”
張公謹說道:“李靖與李正只有一面之緣而已。”
李世民強調道:“那也是師徒。”
張公謹沉默下來。
李世民走到張公謹的面前,“這小子不要妾室還真是可惜了。”
張公謹點頭。
招納妾室是李正能夠經營自己力量的絕好機會,聯結姻緣又何嘗不是一種聯盟。
李正現如今最需要的就是力量,只要他有可以抗衡五姓權貴的力量。
這小子以后可以走得更遠。
李世民感慨道:“朕還真不想就這么把李正殺了,這么好的機會放在他的面前,他卻對朕的好意熟視無睹,錯過了這一次,可就沒有下一次了。”
張公謹沉默著。
李世民又說道:“張公謹你是不是覺得需要有這么一個人,來指點李正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