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那些關卡將領和大將軍都有聯系,不如吩咐他們一聲,以后凡事有五姓門第的人路過關卡全部都攔一下。”
“攔一下?”
“就是攔住他們的貨物和人,一天兩天就行,就當是盤問,但是千萬不要攔崔家的人,只攔住其他五姓的人。”
李績疑惑地看著李正,“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李正笑了笑一副不想解釋的樣子。
李績還是點頭,“老夫答應你了,不是什么難事,隨便找個借口盤問,關押一兩日不難。”
“多謝將軍了。”
“你回去吧,以后閑著沒事少來。”
“那在下告辭。”
“慢著。”李績又叫住李正,“這一次你得到了多少?”
“不多。”李正笑呵呵說道。
“真的不多?”李績再次問道。
李正連忙說道:“天色不是太好,怕是要下雨在下先告辭了。”
說完便匆匆離開。
看著李正離開,李績笑罵道:“臭小子。”
李世民也收到了李恪送來的金子。
聽著李恪的匯報,李世民的目光盯著這些金子,“李正讓你送來的。”
李恪回道:“李正讓兒臣務必送到父皇面前。”
一塊塊的金子很扎眼,李世民拿起一塊上下打量著,表情很淡定心中很震驚,這一來一回朕就掙了十萬貫?
如今大唐的兵器都在革新,新式的段鐵法要把所有的兵器都換一遍。
而且李正賣出去的兵器都是一些用剩下的舊兵器,光是這樣李正就掙了這么多。
這小子暗中推動西突厥與吐蕃的局勢,從中牟取暴利。
戰事緊張兵器和糧食的價格水漲船高。
李正趁火打劫漫天要價。
下棋的是李正,左右手也都是李正,明著敲竹杠,西域那一片的兵器都很差。
完全比不上大唐的兵器,精良的兵器對如今戰亂的西突厥來說是很重要的。
糧食更是關乎戰事輸贏的關鍵。
李正不怕他們不買,一邊驅虎吞狼,一邊坐收漁翁之利。
李世民還是第一次見識原來生意還能這么做。
簡直就是一本萬利,還能消耗西突厥和吐蕃的國力。
李世民看向李恪問道:“許久不見你了,最近在涇陽如何?”
李恪連忙正聲說道:“兒臣在涇陽一切都好,每日幫著李正鍛煉那些護衛。”
“李正的護衛有多少?”李世民示意王鼎清點這些金子。
李恪回話道:“不到五百人。”
“李正有想過增加他的護衛嗎?他是朕的駙馬都尉,龍武軍副將,又是郡公,有個一千人的部曲也不為過。”
李恪回道:“這一年李正絲毫沒有這樣的想法,而且護衛隊除了正式的三百多人,其他全部是一群孩子。”
李世民感慨道:“李正還真是對朕給他的這個郡公不放在心上。”
李恪躬身說道:“李正就是這么一個人,他做什么事情都是心不在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