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各族立刻把消息傳回了自己的家族之中,在京城的崔家長輩崔林人逢喜事神清氣爽,如今李正就要死了,何必與一個死人計較?
崔林坐在家中慢條斯理地泡著茶葉,這是從涇陽坊市買來的茶葉,如今長安的人在飯后很好這一口。
喝下一口熱茶,崔林對身邊的崔家子弟說道:“這些日子就不要再鬧了。”
崔家子弟小聲問道:“族叔,那雜志怎么辦?這上面寫著的可都是……”
崔林笑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你們讀了這么多年的書都讀到什么地方去了?”
一群崔家子弟都低著頭。
崔林說道:“李正不是君子,我們難道也不做君子了?盧家那幫雜碎真以為殺人奪書就能了事了?李世民和大理寺眼瞎了不成?一群蠢貨而已。”
幾個崔家子弟依舊低著頭。
崔林看著他們說道:“李正做了一個套你們就往套子里鉆?這點道行都沒有我們崔家也活該要亡了。”
“那族叔的意思是?”
崔林低聲說道:“李正的雜志上記著我們崔家子弟的不堪,把冊子上有名字的人都逐出崔家。”
“此招甚妙,借助李正的雜志用來標榜我們,把那些行跡頑劣的人逐出崔家,還能正我們的名聲。”
崔林點頭,“孺子可教。”
“可是……”有人說道:“可是這其中就有族叔的兒子。”
“老夫的兒子……”崔林猛灌一口茶水黑著老臉說道:“大不了老夫再生一個。”
一群崔家子弟紛紛拱手,“族叔老當益壯,我等佩服。”
崔林為了名聲想要斷臂求生有些人卻做不出來,這其中的利益很大。
五姓子弟與父輩之間都有很多的利益相關,更涉及到繼位的事情。
畢竟不是所有人能像崔林那般再生一個。
人在長安的李崇義聽到這個消息也慌了神,不停地打聽著消息。
李孝恭對自己的兒子重情重義很是煩惱。
什么時候李崇義可以無情無義一點,等到老死那一天李孝恭覺得自己也可以瞑目。
李正的這件事鬧出了不小的動靜,李孝恭來到宮中見到了李世民。
“陛下,李正真的命不久矣了嗎?”李孝恭躬身問道。
李世民稍稍點頭,沒有多說。
李孝恭神色劇變,“這可真是天妒英才啊。”
李世民長嘆一口氣。
突然想到什么,李孝恭再次行禮說道:“陛下,李正這小子也挺不容易的,連一個伺候的下人也沒有,為社稷李正還做了不少事情,臣以為……”
“你想說什么?”
李孝恭說道:“實在是可惜了,自古英才不命長啊,臣以為應該讓李正好好度過剩下的日子。”
李世民冷笑一聲說道:“朕還以為你要說讓朕收回李正的這門親事呢。”
張公謹要幫李正對付五姓,這可能也是他為朕做的最后一件事。
張公謹的衣缽要李正要繼承。
這件事李世民默許了。
就看李正可以學到張公謹的幾分。
張公謹還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