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張公謹所說,城墻的存在有必要的道理。
城墻千年以來早就是人們固有的認知。
可在熱兵器時代,城墻雖然也有類似戰壕的用處,但如今大唐的城墻堅固程度就不夠看了,除非能用到混凝土。
就像長安城的城墻,幾公斤的火藥埋在城墻比較薄弱的地方。
點火就能把長安城炸開。
李世民還以為自己的長安城固若金湯?
實在是讓人不敢茍同。
有利于戰爭不利于發展。
若是把百萬人口都關在一座城中,有礙于城市的擴張。
還走在到刀耕火種的時代,李正覺得自己考慮這些還是有些早了。
再說了不能在城墻上動心思。
明代富商沈萬三閑著沒事給朱元璋修城墻,結果呢?
有時候感覺這個時代的人都傻呵呵的。
你們才是傻子。
這個彪悍的年代,吃飽飯都不容易,李正覺得李世民的日子和自己并沒有太多的關系。
他傻呵呵地以為自己是多么英明的皇帝。
李正覺得自己用一些物理化學的手段,就可以崩了李世民的三觀。
自己的村子脫貧致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閑著沒事還是少給皇帝賣命。
給皇帝立下千秋功業,自己很有可能會死。
就比如說商鞅。
當然了始皇帝推行郡縣制以來,這個制度讓后世享受了這個紅利,而且享受了兩千多年。
張公謹家的仆人很勤快,半個時辰就把新家給安置好了。
很快張公謹在這個村子就找到了幾個可以說上話的人。
比如老村長和孫思邈。
半個月后,張公謹已經徹底融入了村子里的生活。
張公謹的肺不是太好,這是早年前積累下來的舊病,孫思邈給瞧過,好好修養還是可以把病養好的。
李正拿出幾粒膠囊遞給張公謹,“鄒國公,這個藥對你的肺挺好,起碼可以緩解咳痰的情況。”
看著眼前的藥,張公謹又說道:“老夫住在你的涇陽已經很叨擾了,哪里能收你的這些靈丹妙藥。”
李正尷尬一笑,“這哪里是什么靈丹妙藥。”
張公謹說道:“老夫可以收下你的藥,不過無功不受祿,老夫也不能白拿你的藥。”
“沒關系,我以后每個月都給鄒國公送來。”李正笑呵呵說道。
張公謹笑罵:“你個臭小子,還每個月送來,你是希望老夫可以每個月都去你的書院給村子里的孩子教書吧。”
“鄒國公,不用客氣。”
張公謹拿起李正的藥點頭答應,“老夫每個月都會給村子里的孩子去講課。”
一場春雨落下,預示著天氣就開始轉暖了。
李正坐在自己的馬圈旁的小屋子里,看著滿天大雨心情也放松了很多。
有時候覺得雨天才是最安靜的。
徐慧坐在一旁給李正倒上一杯熱茶說道:“長安令,這是這個月的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