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怎么都不能和自己掙錢過不去。
李正說道:“和親想都別想,要不松贊干布割地稱臣,并且給我們大唐賠錢,再來太極殿跳一段舞。”
許敬宗笑了笑,“長安令,要真是這么做松贊干布怕是不活了,不過人言可畏啊,這么多人都在希望這一次大唐和吐蕃聯姻,就怕陛下會動搖。”
“祿東贊有和朝中大臣走動嗎?”
“倒是有,不過不多。”
李正思量半晌對他說道:“讓咱們手中的記者動起來,所有祿東贊有過走動的人列出來,再把從朝中支持這次聯姻的大臣全部記下來。”
“長安令的意思是?”
李正小聲對許敬宗說道:“黃泥掉在褲襠不是那啥就是那啥,鬼知道是不是祿東贊收買了言官,讓言官支持和親的。”
許敬宗倒吸一口涼氣,“縣侯這招實在是……”
“太陰險了是嗎?”
“是高明!”許敬說道。
李正給他倒上一杯熱茶,“喝杯熱茶驅寒。”
許敬宗接過茶杯喝下一口熱茶,“長安令,現在是不是可以讓稱心再去接觸祿東贊了?”
“不著急,我們先晾祿東贊一段時間。”
“可祿東贊見和親不成,一定會另尋他法,這個時候讓稱心是接觸說不定這筆生意就成了。”
李正晃著杯子中的茶水說道:“著急的人不是我們,是祿東贊,我們是為了討價還價,祿東贊是為了救吐蕃。”
許敬宗點頭,“明白了。”
雨停了之后,徐慧這才離開了馬圈,等看到李正如小山一般的賬本一時間也有些看呆了。
李正到底有多少生意?
這些賬本按照日子排列著,每個月都是厚厚一摞。
徐慧自己身后的幾個宮女說道:“姑娘們把這些賬本都搬進去。”
村子里的嬸嬸們很喜歡住在李正新房里的姑娘們。
聽說是宮女一個個長得很水靈。
也很會干活。
嬸嬸帶了肉菜雞蛋而來,徐慧對她們說道:“嬸嬸們不用每日送來,昨天的還沒吃完呢。”
嬸嬸們笑著說道:“你們多吃點,一個個怪瘦弱的。”
徐慧也只好收下嬸嬸們的好意。
一個嬸嬸小聲對徐慧說道:“小丫頭,我們看著正兒長大的,這孩子什么德行我們心里都清楚。”
徐慧低頭躬身說道:“其實長安令對我們很好。”
“這不是一回事。”嬸嬸小聲對她說道:“你看正兒現在也十五歲了,早該是娶媳婦的時候,想以前我們嫁到涇陽的時候也不過十三歲,正兒這孩子老實也懂事,還特別地孝順。”
徐慧聽著這個嬸嬸的臉色越加紅了。
嬸嬸又說得:“咱們村子出了一個這么有出息的孩子,怎么能沒有一個后兒呢,正兒這孩子實誠,對人也好就是滿腦子都是掙錢,什么時候要是正兒有個后了,我們這些做嬸嬸的心里的石頭也能落地了。”
聽完這番話,徐慧的臉愈加紅了一直紅到了耳根子,站著一言不發。
嬸嬸笑著說道:“你們這些姑娘就是太瘦弱了,多吃點,多吃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