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我成年之后就要離開長安。”
李泰的聲音有些落寞。
李正睜開眼瞧著李泰的神情問道:“離開長安?”
“對呀,皇子成年之后就要去封地。”
“那蜀王殿下不是一直在長安嗎?”
“人家有軍務在身,當然可以留下來了,我沒有軍務在身。”
李正小聲說道:“你父皇應該也不喜歡自己的兒子離開長安吧,怎么會說你也是嫡子。”
“正因為我是嫡子,蜀王不是嫡子自然沒有顧慮,可我是嫡子,雖說我不知道父皇怎么想的,不過我一旦成年朝中一定會有朝臣進言希望我離開長安,為了朝中人心安定。”
皇子謀儲,確實是一件非常忌諱的事情。
就比如說當今陛下就有前科。
肯定不想舊事重演。
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或者說是朝臣都不愿意看到的。
李正低聲說道:“魏王殿下,你的括地志編撰完了嗎?”
李泰看著樹枝上的樹葉說道:“快了。”
李正又說道:“再快也要三五年吧。”
李泰聽出了一些端倪。
李正打著哈欠又說道:“括地志是你父皇讓你編撰的一本書,不能怠慢啊。”
“對呀!”李泰醍醐灌頂般地站起身,“我要編撰括地志,這是父皇交給我做的事,若是離開了長安,沒了朝中那些大臣的幫忙,我怎么編撰括地志。”
“那你把那些大臣也帶走不就不影響了。”
李泰咧嘴笑道:“很多典籍都在宮中,我要時常校對,括地志的編撰哪有這么簡單。”
李正有氣無力地說道:“那倒也是。”
李泰點頭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我先把編撰括地志的官員都換成我的心腹,我想拖多久就拖多久。”
“要是你父皇打算換一個人編撰括地志呢?”
李泰淡定地說道:“真以為本王好欺負嗎?”
“要不魏王殿下還是離開長安吧,別折騰了,還一天到晚在我這里白吃白喝。”
“呵,想我走,你李正想得美。”
李泰像是人生又有了希望找到了新的方向,“我先去安排一下,留下來!留下來編撰括地志,本王實在是太聰明了。”
見李正翻了一個身沒搭理自己,李泰又拿了兩串羊肉串悠哉的離開。
直到六月下旬,西突厥和東突厥的戰事越加焦灼。
隴右還是沒有發生地震。
漸漸有人斷定李正說的是謠言,是妖言惑眾。
不斷有人書把奏章遞入甘露殿彈劾李正。
尉遲恭帶著從河西走廊回來的三萬兵馬已經到了隴右,就快到長安了。
剛到隴右地界沒多久,原本風平浪靜,突然就開始地動山搖。
戰馬嘶鳴亂跑,正在行軍的大隊兵馬一時間一片混亂。
就連尉遲恭也翻身摔下了馬。
狼狽地站起身,尉遲恭大聲喊道:“傳令全軍不要亂跑!”
地震持續了時間不長,只有半柱香的時間。
平靜下來之后很多人都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