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瞧了李正一眼,“朕能不查仔細嗎?”
王鼎也附和著說道:“待到秋后算賬,只要將那個西突厥的商戶殺了滅口,李績大將軍也會提前從龍武軍調出來,屆時也很難查到長安令的頭上。”
李世民說道,“李正,那個西突厥商人就是你的替罪羊吧。”
“陛下明鑒。”
“以前還真是朕小看你了,想必現在吐蕃即便是有了大唐的兵器,對西突厥還是久攻不進,這些是不是都是你在布置。”
“陛下說笑了,在下哪有這么大的本事。”
王鼎躬身說道:“那個叫做默嘔的商人可是只認長安令一人,在吐蕃和西突厥的細作每日都會來稟報如今發生的事宜,稱心進入吐蕃也是長安令安排的吧。”
李世民盯著自己也盯著涇陽。
長安的風吹草動逃不過李世民的法眼,大唐周邊的小國也有李世民的探子。
這些事情瞞得住很多人,但瞞不住李世民。
西突厥這個打手目前看起來還是挺給力的。
默嘔能夠讓西突厥出兵去打東突厥,說明默嘔的計劃已經完成了。
西突厥的王室已經完全在默嘔的掌控之中。
看到房玄齡朝著這邊走來,李世民和王鼎也都不再說話。
有些事情李世民和自己心知肚明,但是對朝中一直都隱瞞著。
房玄齡對李世民說道:“陛下這水力紡車設計非常巧妙。”
李世民看了一眼說道:“朕會讓工部仿造。”
房玄齡又問道:“敢問長安令,這個棉線是如何做出來的。”
李正笑呵呵說道:“若是房老喜歡,在下隨后讓人多送一些到房老的府上。”
房玄齡連忙擺手,“不用了。”
“也不是這么貴重。”
房玄齡還是擺手示意不想要,如今棉布也只是在長安權貴之間有流傳,是長孫皇后先用起來。
說來絲綢的價格太高,就算是權貴們用絲綢一種負擔。
棉布看起來不是絲綢,沒有絲綢的質感,但是用起來應該比絲綢便宜不少。
有一種可以代替絲綢的棉布想必又是一種緊俏貨。
這小子言詞之間還不愿透露棉線的制造。
顯然棉線才是這門生意的重點。
就像李正的肥皂一樣。
有時候人比人氣死人。
李世民心想著自己的幾個兒子,李承乾和李泰都沒有李正這般有出息。
突然有些后悔把麗質嫁給李正了。
“李正,你既然知道隴右地震也知道江南大水,朕也派出了官吏前去告知江南道各州官府提前準備。”
“如此便好。”李正點頭。
狐疑地看了一眼李正,李世民又問道:“你既然知道這些,能不能算到更多的事情。”
李正連忙說道:“陛下,其實這些都是科學。”
李世民,“科學?”
“對,就是科學,其實一切事情發生之前都是有跡象的,我都是根據一些些小跡象來推論,就像是蜻蜓底飛要下雨,江南道天氣連日悶熱,必定會有大雨是一個道理。”
不知道這么忽悠行不行,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做什么不好做神棍,下次再也不想和袁天罡喝酒了。
一喝把自己喝成了一個大神棍。
李世民思量半晌問道:“你說的科學也能占卜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