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沖站起身,又不敢再去看李世民,轉身便離開。
見長孫沖就這么走了,李世民坐回桌案邊,繼續批閱著奏章。
涇陽已經開始動工建設印刷廠了,距離李世民給的期限還有半個月。
見到李義府帶著王鼎而來,李正笑呵呵走上前,“王公公,你怎么來了。”
王鼎微笑地拿出一份書卷,“這是陛下要老奴交給長安令的。”
李正接過這份書卷看了起來,“王公公,這是吐蕃的松贊干布寫的?”
王鼎點頭,“其實這是吐蕃的國書,書信上說松贊干布不日便會來長安,想要商議是否可以馳援吐蕃的事情。”
李正看著書信上的內容,“而且松贊干布親自來?”
王鼎點頭。
李正玩味兒地笑了笑,“這是真的火燒眉毛了,松贊干布這個吐蕃國君都要親自來中原了。”
站在一旁的李義府說道:“在下以為,若是松贊干布是聰明人的話,這個時候一定會不惜代價請大唐出手,打退西突厥的兵馬才是最重要,至于以后的事情,誰知道呢。”
李正看向李義府,“李兄還真是真知灼見啊,看來你我所見略同。”
李義府連忙說道:“不敢當,長安令比在下想得遠,想必長安令比在下想得遠。”
收起這份書信,李正又低聲說道:“會想是好事,說出來或者不說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這件事陛下可沒有說要聲張。”
王鼎也說道:“陛下確實沒有說過要聲張。”
李義府連忙說道:“長安令放心,在下絕對不說出去,對許敬宗也不會說的。”
李正對王鼎說道:“還請王公公告知陛下,既然這件事交給我來辦,就不需要禮部的人來接待了,派一兩個官員旁聽便好只是在下有一個條件。”
王鼎躬身說道:“長安令請講,在下一定告知陛下。”
李正搖著手中的扇子說道:“第一,不論我對松贊干布做了什么,朝中都不能插手。”
看王鼎有些不解,李正又補充道:“當然了,我不會要了他的命。”
王鼎這才點頭。
李正又說道:“第二,不論我在和松贊干布的談判中提出任何過分的要求,在一切沒有敲定之前,朝中也不能插手,就算我讓松贊干布脫光衣服在太極殿跳舞。”
王鼎還是苦笑著點頭。
李正再次說道:“第三,不論松贊干布許諾我多少好處,朝中不能插手。”
王鼎拱手說道:“老奴明白了。”
“當然我也一定會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答復,這三個前提若是不能滿足,在下也不好和松贊干布談判了。”
王鼎聽完有些感慨,“長安令的要求還真是不少,老奴一定會將長安令的話告知陛下。”
“李義府,送送王公公。”
“客氣了。”
王鼎連連拱手,便跟著李義府離開。
李正手里拿著這封國書,肥羊終于送上門了,得回去研究研究吐蕃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