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站起身說道:“三日之后,我們再來談談具體的事宜,諸位暫且休息吧。”
在一群吐蕃人的視野下,李正一步步走遠。
回到家中,李正先確認了自己書房的床上沒有人之后。
關上門,從系統圖書館中拿出地圖。
鋪開這份地圖,是后世的西域地圖。
早前就做好的礦場的標記了,吐蕃高原其實有很多的礦藏。
要說土地貧瘠,只是種不出糧食。
民以食為天,種不出糧食的土地就是廢地,也絲毫不會在乎自己腳下的土地下有多少的寶藏。
吐蕃高原又是世界的屋脊,那里還有最高的山峰。
山峰的后面就是大食。
李正更知道只要截斷山麓后方的水流,就可以讓波斯已經大食的一大片土地失去水源。
有一種俯瞰大地的感覺,這個有些愚昧的時代,傻乎乎的國王統治著一個個傻乎乎的部落。
他們不會知道他們自己腳下的土地有多少的寶藏。
收拾好地圖,李麗質便回來了。
李麗質和徐慧帶著很多的賬本回來。
見到李正在書房,李麗質便走過來說道:“這個月我們又掙了十三萬貫。”
李正思量著點頭,“比之前的少了。”
李麗質說道:“確實沒有一開始的時候好,好像促銷也不頂用了。”
“也不能說不頂用,只是不能一直用。”
“此話怎講?”
說完李麗質在李正的面前端坐著,拿出一本冊子準備做筆記。
看著李麗質翻過幾頁,李正發現她的冊子寫滿了東西,應該都是她平時做的筆記。
見她目光看著自己,李正說道:“買賣一般都是有需求才能有賣出,若是客人們手里有了很多的存貨消耗不完,自然很少會有人再來買,這段時間的生意都會有些冷淡,然后會進入一個平穩期,這段時間不用再繼續做促銷了。”
李麗質接下李正的話語,“我明白了,就像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是一個道理對吧。”
李正點頭。
李麗質又說道:“那這種促銷,我們就一年一次吧。”
李正點頭,“很好。”
收起冊子,李麗質又說道:“糧食都已經收得差不多了,到目前為止我們一共收了有將近六十石糧食,也就是如今關中大部分的糧食都在我們手里,要不是因為你是駙馬的關系,說不定戶部的人都已經找上門了。”
李正收拾著書房說道:“也無妨,這些糧食不會流入市面中,不會影響關中的物價。”
見李麗質盯著自己,李正又說道:“你看著我做什么。”
一手撐著腦袋,李麗質苦惱地看著窗外,“我知道其實從一開始你就在準備了,為的就是留到現在的談判,我還聽說你要拿出五百萬貫錢借給吐蕃,可是現在我們家的家產存下來的銀錢也就一百多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