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府又說道:“還有一件事情就是稱心的安排,稱心是大理寺的犯人,我們是不是該把稱心還回去了?”
李正一路走向馬圈問道:“稱心這段時間在做什么?”
“這段時間一直在看書,這兩天在看那本寓言書,稱心說是他非常喜歡里面的故事。”
“先讓稱心在我們涇陽多住一些時日,不必著急。”
“好,在下明白了。”
來到馬圈,李正就看到了松贊干布正和李淳風坐在一起。
這兩人盤腿相對而坐,似乎在聊著什么。
李正雙手揣在袖口里,走上前問道:“兩位,這是在做什么呢?”
松贊干布站起身說道:“李淳風道長的名聲,還在吐蕃的時候我就聽說過,今日聽了李淳風道長說道,才知道原來你李正對道術也頗為了解,就連袁天罡道長都要自愧不如?”
李正干笑著說道:“哪里哪里。”
松贊干布又問道:“不知道長安令說過的,袁天罡當年算錯過一卦,也很好奇當初袁天罡道長到底算錯過什么?”
李正看向李淳風咧嘴笑了笑說道:“李淳風道長還真是什么都說啊?”
李淳風站起身看了一眼天日,“時辰不早了,貧道還要回書院教孩子們數術。”
松贊干布說道:“長安令,我們是不是可以聊一聊如何支援我們吐蕃的事情。”
“你和我來吧,先去護衛隊大營。”李正對松贊干布說道。
松贊干布這才點頭跟上李正的腳步。
一路跟著李正走著,松贊干布一路四處張望,當初是從涇陽坊市的后山進入涇陽的,也沒有到處走動,直到現在才差不多看清涇陽的全貌。
松贊干布說道:“李正,你的村子很漂亮。”
李正點著頭走路,“是吧。”
松贊干布又指向遠處的立著的大木牌子,“就是勤儉節約的這四個字有點煞風景。”
腳步有些放緩,李正也看了一眼,“這幾個字不好嗎?”
松贊干布笑著說道:“若是活著分文都要計較,這樣活著豈不是很累。”
“分文都要計較活著確實很累,但是我喜歡攢錢帶給我的快樂,我這個人要是每個月不攢點錢下來就渾身難受,你們吐蕃喜歡今朝有酒今朝醉,吃完這一頓不管下一頓的風度,在下實在是欽佩不已。”
“過獎了。”松贊干布冷笑道,“勤儉節約了,但是待人待事卻吝嗇小氣,這不是君子所為。”
“在你們眼中難道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君子嗎?”
“難道不是嗎?君子不應該坦蕩蕩嗎?”
李正不打算和松贊干布討論太多,又說道:“贊普兄是對我的待客之道有什么不滿嗎?”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活著的方式,我對你的待客之道沒什么不滿的。”
“所以說儒家的有些話確實害人吶。”李正長長一聲嘆息。
對古人來說有些話可能就是不好的,就像是勤儉節約,對有些人來說這種話確實是好的,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就是不好的。
儒家想要全天下人都做君子,用他人的觀念強加給別人,甚至有點綁架的意思。
李正甚至懷疑儒家是不是歷史上最大的傳孝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