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剛離開不久,殿外的侍衛來報:“陛下,尉遲大將軍求見。”
李世民依舊批閱著奏章低聲說道:“讓他進來。”
“喏!”
守衛走出甘露殿,一盞茶的功夫尉遲恭便走入甘露殿中躬身行禮,“陛下。”
李世民頭也不抬說道:“講。”
“喏!”尉遲恭拿出一份軍報說道:“陛下,邊關奏報,涼州城內發現刺客意圖行刺蜀王殿下的刺客。”
停下手中批閱奏章的動作,李世民又說道:“刺客抓到了嗎?”
尉遲恭雙手遞上軍報,“人已經抓到了,也已經派人去告知蜀王殿下小心為上。”
李世民稍稍點頭,站起身走到尉遲恭的面前拿起軍報又問道:“什么人膽敢刺殺李恪?”
尉遲恭低頭說道:“回陛下,這件事說來也離奇。”
看了一眼尉遲恭,李世民無奈笑了笑,“朕與你相識也十多年了,你不用這么拘謹。”
“喏。”尉遲恭這才放松了一些,站直身體說道:“陛下,其實也挺巧合的,巧合得有些太離奇,根據帶軍報來的官吏說,是那個刺客在酒肆與人喝酒,可能是喝醉了,就放言說要殺了蜀王殿下,而且在那個刺客身上還搜到了一份畫押的書信和兇器。”
李世民狐疑地看著這份軍報。
尉遲恭接著說道,“不過涼州的守備還注意到,那名刺客到涼州的時候就有人熱情地招待,刺客也是別人雇的,目前正在押往大理寺,過幾日便會到長安。”
“刺殺李恪?有什么人和李恪有怨?”
尉遲恭憂愁著說道:“蜀王殿在朝中沒什么人脈,更不會攀交什么人,不過,吐蕃一戰已經查實確實是蜀王殿下帶著兩千人打敗了兩萬西突厥人,松贊干布也做證明了,過幾日便會把消息與奏報送到兵部,如今知道的人不多,估計不出三天滿朝都會知道了。”
李世民收起這份軍報說道:“朕知道了。”
其實軍報查實之后與刺殺蜀王的刺客聯系在一起,大致就可以知道是什么人要殺蜀王了。
刺殺皇子不是小罪,就算是李恪不是嫡子,并不受當今陛下的重視。
再怎么說也是個皇子。
想要刺殺皇子的人也是膽大包天。
尉遲恭心里想著這些,見李世民也不說話躬身說道:“臣就先告退了。”
兩日之后,軍報就送到了長安兵部,還未等到第二天開朝,朝中很多人都知道了,甚至還傳出了有人要刺殺蜀王殿下的事情。
后宮,楊妃也是長出一口氣,作為蜀王李恪的生母,楊妃只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平安就好。
并不希望他可以立下多大的功勛,一開始說戰報是捏造的時候一時間也慌了神,現在傳來軍報是真的也長出了一口氣。
甚至還聽說了有人要刺殺自己的兒子沒有成功。
楊妃抬頭看向吐蕃方向的天空,不論戰功如何,只要自己的兒子平安就好。
知道李恪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也知道他立功也為了自己這個做母妃在宮中的地位。
從李恪出生到懂事,他從小就被很多人疏遠。
因為他的出身,因為自己的身份,楊妃心里對自己的兒子是有虧欠的,因為前朝的身份自己飽受多少冷眼都沒有關系,只是希望兒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