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滴了兩滴眼藥水,閉眼說道:“如今軍中將領的好苗子不多,若是王玄策和薛仁貴愿意來軍中,自然是好,李績!”
李績上前一步躬身說道:“末將在。”
“你去安排,不論王玄策和薛仁貴想要什么好處,朕都可以給他們酌情安排,入伍軍中朕可以給他們副將的位置。”
“喏!”
“李君羨!”李世民再次說道。
李君羨上前一步,“末將在。”
李世民低聲說道:“你把李正如今用在龍武軍的所有練兵之法全部記錄下來,交予朕。”
“喏!”
“退下吧。”李世民疲倦的說道。
李績和李君羨一起走出甘露殿。
看向吐蕃的方向,如今吐蕃的戰事很影響以后的吐蕃與大唐之間的關系。
李績一路走著地上對李君羨說道:“和陛下說了河西走廊已經準備好了兵馬,雖說舉薦了李大亮,可似乎現在看來陛下還是沒有要派兵進入吐蕃的想法。”
李君羨說道:“陛下或許有更多的顧慮吧,朝中這么多大臣當初都反對出兵。”
空蕩蕩的甘露殿中,李世民從桌案下拿出一份書信。
這封書信是李正送來的。
還記得是當初給他做官,他拒絕的事情。
打開這卷書信,李世民看著上面的內容。
字跡非常地難看,應該就是李正親筆寫的。
這封信上的內容把如今朝堂批了一個體無完膚。
當初看到這封信很生氣,那時候想殺了李正的心都有了。
按照李正這么說,如今的朝堂有這么多的不對,大唐江山或許早該亡了。
但是李正在信上說的那些問題確實也存在。
就像是李正說得:“如今的大唐官吏兀官太多,有些官吏就是閑置官職,官吏考評,風聞奏事,衛府軍中兵員良莠不齊。”
看完之后,李世民又收起這卷書信,有些話他說得對不對,還有待考據。
但有些事情,確實是如今的朝堂需要改變的。
這個混賬小子,還寫信將這些寫出來,真以為朕一怒之下會答應辭了他的官?
信中說的有多么地一針見血,朝堂就有多么的腐朽不堪。
想改太難,動輒傷筋動骨,想要治理一個天下談何容易,想要改變一個天下更難。
李世民的心里泛起一陣悲涼,或許真的懂朕的也只有李正了。
長孫皇后端著一碗紅豆粥而來,放在李世民的桌案上低聲說道:“陛下,東宮已經在準備晚宴了,還有一個時辰陛下也該去赴宴了。”
李世民點頭道:“太子妃蘇氏的父母都到了嗎?”
長孫皇后點頭,“在武德殿安頓下來了,安排了人照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