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原本都是吐蕃的勇士。
默嘔給了他們食物,并且將無處可去的人收做了護衛。
接下來的日子,默嘔一直讓這些孩子去送信。
直到半個月后吐蕃地界不論是西突厥人還是吐蕃人,都知道了有一個可以幫助買到大唐的兵器和糧食。
傳聞一時間在吐蕃地界上盛傳。
不少部落與游蕩在吐蕃的西突厥人都聽說了,傳信的人是孩子,據說是一個叫做莫先生的人可以幫助別人買到大唐的兵器。
只是給這個莫先生送信的人是一個孩子,更有人說是好幾個孩子都在送信。
而且每一個孩子身邊都跟著一個護衛。
傳言越傳越快。
關于莫先生的傳聞越來越多。
誰都不知道這個莫先生是誰。
也不知道這個莫先生在哪里。
默嘔來到河西走廊的邊界很近的地方,在這里買下了一個驛館。
這個地方背靠河西走廊,后方是大唐的守備大軍,而且在河西走廊來往的關外人不少。
默嘔用一些金子買下了這附近的一座酒肆,用來作為落腳地。
來往的關外人是生意來源,甚至還有后方的大唐守備官兵也時常會來喝酒。
這里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地方。
而且和李正聯系上之后,可以得到涇陽上好的食材用來做生意。
默嘔心中很滿意。
酒肆買下之后,默嘔把人手都留了下來,讓他們繼續在這里干活。
幾天只有,默嘔就收到了第一份來自西突厥的訂單。
聽著送信回來的孩子的描述,默嘔就知道了是誰來買兵器,是一個以前西突厥的貴族。
默嘔把信收好,準備下一次去關中進食材的時候交給李正。
酒肆的經營照舊,在這個酒肆還可以打聽到西突厥和吐蕃之間的東西。
誰也不知道這個和酒客們熱情交談的酒肆掌柜,就是當初的西突厥國師,就是當初那個一手拿著關中兵器,一手差點把東突厥平定的西突厥默嘔。
如今的默嘔已經改頭換面,說著一口流利的關中話。
如不是默嘔自己說他是東突厥人,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這個默嘔是關中人。
快要到冬季的時候,一支從嶺南而來的運糧隊到了長安。
一路到了涇陽。
馮盎在冷風中收緊衣衫對李義府說道:“李正人呢,老夫有事和他談。”
李義府忙著招呼人收糧又說道道:“馮大將軍再等等,最近長安令有點忙,估計還要在等一會兒才回來。”
馮盎看到李績在護衛隊的營地中和人攀談著,也說道:“老夫先去找李績老匹夫聊聊,等李正來了讓他來找老夫。”
說完馮盎笑呵呵朝著李績喊道:“李績老匹夫,和老夫喝一杯?”
李績也笑臉相迎。
涇陽,李正坐在馬圈還在和王鼎交談著。
王鼎狐疑地看著李正小聲說道:“長安令,最近老奴聽聞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