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深秋,等棉花收了之后,就是修路的好時候。
人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這個勞動力落后的年代,想要修一條五十公里的路,鬼知道要多久,要多少人手。
李正又陷入了沉思,修路果然是一個很消耗銀錢的生意。
而且大概率是賠錢的。
基建狂魔不好做啊,這就是一個吞金巨獸。
手頭上也只有百萬貫,銀錢又不夠了。
松贊干布欠五百萬是不是該催一下了。
吐蕃的銀礦要不要先開采起來。
現在的吐蕃又太動蕩,多生事端。
李正長嘆一口氣。
看著窗外,自家院子里的風景。
李麗質正在耐心教著小兕子念書。
注意到書房的窗戶,李正一臉發愁的神色。
把書本交給小兕子,讓小兕子自己讀,李麗質端起一些點心來到書房。
“想什么呢?”李麗質小聲問道。
“想銀錢的事情。”李正吃著點心說道。
“你還缺錢嗎?”李麗質笑著說道:“前些日子母后也來信說了,說是宮中的用度似乎又開始緊張了。”
“給丈母娘送一些我們涇陽的特產吧。”李正說道。
李麗質點頭說道:“送銀錢母后肯定是不會收的,就送一些家常需要用的東西,想來母后應該不會拒絕。不過我們家還有百萬貫家財,還有生意也是蒸蒸日上,怎么還說沒錢?你到底要掙多少錢才夠。”
李正指了指地圖說道:“我打算再修一條路。”
李麗質瞧著地圖,“洛水河?”
李正點頭,“洛水是一條好河,將來有大用。”
李麗質想著說道:“父皇給我的嫁妝里,還有一些金玉,變賣一些應該夠幾萬貫。”
“再急也不能動你的嫁妝,我想過要是不夠的話,我手上還有幾處銀礦。”
李麗質微笑著沒有多說話。
李正吃著糕點,心中猶豫著,看來平定吐蕃的事情要抓緊了,不然銀礦都不好開采了。
長安,三天后。
許敬宗和王鼎又見了一面,兩人決定好了方式。
人流熙熙攘攘的朱雀大街上,許敬宗拎著一個食盒再次來到大理寺。
大理寺的官差對許敬宗很熟悉了,紛紛笑臉相迎。
靠著苦哈哈月俸過日子的官差見到許敬宗都很熱情。
難得遇上一個出手大方,經常請大家大魚大肉的人物。
和這里的官差有說有笑地來到大理寺的地牢,許敬宗也見到了稱心。
把牢房的門打開之后,官差們便離開了。
許敬宗把一些菜放到稱心的面前。
稱心見到許敬宗來也挺高興的,而且還看到許敬宗手里的包裹中放著一些書籍。
看到許敬宗又拿出一壺酒水,稱心說道:“我說過,我不喝酒的。”
許敬宗咧嘴笑道:“這是給我自己準備的。”
稱心稍稍點頭,便端起一碗黍米飯吃了起來。
牢房里的其他囚徒紛紛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最近過得還好嗎?”許敬宗一邊吃著說道。
“你看看這里,我還能怎么樣。”稱心有些無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