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回道:“也不是很清楚長安令要做什么,應該是在為下一次去吐蕃做準備吧。”
李麗質吃著飯菜點頭,“最近坊市有幾家商戶要合并經營一下,我們今天把他們的賬目都算清楚,以后的調度上可以方便一些。”
徐慧點頭,“明白了。”
李麗質又說道:“武媚回來了嗎?”
“說是明日就可以到涇陽。”
吃完了飯,李麗質又開始了忙她的事業。
李正來到鐵大的鋪子開始準備燒制玻璃。
鐵匠鋪的是用來鍛鐵的,用鍛鐵的火力來燒制玻璃完全沒有問題。
鍛鐵經驗也算是老道的鐵大,看到李正拿了一些和沙子要燒,一時間有些傻眼了。
“長安令,這個沙子也能煅燒嗎?”
“當然能了。”
說完李正便把沙子倒在火爐上。
玻璃的主要材料構成就是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
其中不同的成分造成鍛造出來的玻璃透明度不同,品質也會不同。
那時候剛從長安書舍被趕出來,燒制出來的玻璃實際上也算不上是玻璃,更像是一種玻璃的半成品結晶體。
玻璃的最早記載是在四千年前古埃及文明就有了。
只是一種小小的玻璃珠。
中原也有類似的記載,山火之后山上就會出現一些半透明的結晶體,這些都是玻璃燒制的線索。
到了后世人們就開始用海里的沙子來燒制玻璃。
很碰巧的是幾個西方人在海邊埋鍋造飯,燒完了飯之后,就發現火堆下面有一些亮晶晶的結晶體。
后來他們發現只要用石英砂和天然的蘇打就可以燒制出玻璃球。
這些人也靠著玻璃的燒制方法大賺了一筆。
那時候的玻璃還不是透明的,更多的是不透明的琉璃。
到了中世紀,有色的玻璃就成了工藝品,西方人的窗戶上會有很多顏色各異的玻璃。
其實就是玻璃在燒制的過程中加了一些東西而已,就成了有色狀。
鐵大,鐵二,鐵三,鐵家三兄弟不明白為什么燒沙子,不過他們還是照辦。
隨著風箱的不斷推動,火焰越來越高,沙子也燒得泛紅。
鐵匠鋪子越來越燥熱。
李正拿出幾張布,讓鐵家三兄弟都蒙上鼻子和嘴,“以后燒沙子都要帶上。”
等到沙子燒得通紅,李正這才讓停火。
風箱停了之后,火焰開始變小。
等了半個時辰,爐子的問題也降低了不少。
李正觀察著爐子上的沙子,翻動沙子中發現了幾顆結晶體。
是藍綠色的,這說明燒制的玻璃中帶有鐵的成分。
想要燒制出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沙子,需要把鐵元素去除。
李正寫下一個化學公式,可以用二氧化錳來去除沙子中的鐵元素。
知識造就財富,后世學到的知識真是受益無窮啊。
用二氧化錳可以讓沙子里的鐵轉化成氧化亞鐵,從而將鐵元素分離出來。
鐵大有些癡癡地看著從沙子中撿出來的一顆顆藍綠色晶體,“長安令,這個是琉璃嗎?”
李正目光繼續看著自己的寫下的化學方程式說道:“這個是玻璃,不是琉璃,你把它當作琉璃也沒太大的區別。”
鐵大急忙對自己的另外兩個兄弟說道:“你們要是敢把今天發生的事情說出去半個字,做大哥的定會把你們嘴撕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