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謹說道:“臣還是那句話若是用別人的樣子來要求另外一個人會很累,陛下想要李正活得和別人一樣其實很難,李正就是李正,他和很多人都不一樣。”
“那你覺得他的涇陽護衛隊的兵權需要交給朝中嗎?”
李世民問道。
見陛下終于問到了正題,張公謹也明白了李世民這一次讓自己到這里來的緣故。
張公謹低聲說道:“臣以為大可不必讓李正在交與不交之中選擇,涇陽護衛隊充其量也不過是李正的部曲。”
“部曲?”李世民冷笑說道:“誰家的部曲這么厲害,可以征戰吐蕃,可以奪西州,拿高昌,李正的部曲都在吐蕃一路無敵,都打下了一個國度,在西域都赫赫有名。”
“這是部曲嗎?高昌國都被拿下了,這簡直比朕的衛府將領們還要驍勇善戰,若是關中的部曲都有這般本事,朕的江山是不是高枕無憂了?”
張公謹一時間語窒,這么一說若是朝中的衛府都有這么厲害,確實江山無憂了。
也可能是西域和吐蕃的那些人實在是太弱了。
一千人的隊伍就把這些西域人打成這樣。
以后呢?
前兩年的時候,西突厥打吐蕃,又打東突厥。
都說西突厥人多么的厲害。
現在看來似乎也不過如此,只不過他們都很差勁?
張公謹也觀察過涇陽的護衛隊,沒有太多的不同,唯一與大唐衛府的區別可能就是練兵的方式。
就這樣的方式練出來的兵,就能夠橫掃西域?
到底是西域太弱了,還是李正的護衛隊另有文章?
看了一眼李世民有些糾結的神情,張公謹又說道:“陛下,其實可以派軍中的將領入涇陽護衛隊,起初涇陽護衛隊的就是蜀王殿下帶著,無所謂兵權的事情,涇陽護衛隊說是李正所創,但是李正一直都是交給他人管著。”
李世民情緒有些低落,“這就是李正聰明的地方,朕還拿他沒什么辦法。”
張公謹低聲說道:“陛下,蜀王殿下的封賞也該封了,再怎么說蜀王殿下,也拿下了高昌的國王,至于出征西域,出征吐蕃的事情,如今大食還在東征,不如我們再看幾年,不用太過著急。”
李世民稍稍點頭,“陪著朕走走吧。”
張公謹點頭。
君臣兩人在長安的城墻上走了好一會兒。
說著以前征戰天下的事情。
王鼎一路也陪著走著。
當天下午,一份旨意就離開了甘露殿。
蜀王李恪在涇陽練兵數年之久,此次平定吐蕃,征戰西域,奪西州,戰高昌,生擒高昌國王入長安,命蜀王李恪龍武軍副將,留任長安!
但凡出征隨行涇陽部曲,皆賞銀錢萬貫。
入龍武軍編制,由蜀王李恪繼續練兵。
朝中沒有太多反對的聲音。
龍武軍的副將是一個很大的名頭。
龍武軍的位置很多權貴都眼饞了很久。
沒想到落在了李恪的頭上。
想想也是李恪是一個很本分的皇子。
心思干凈沒有城府。
也沒有什么太負責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