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李正和大虎已經挖好了滿滿的三袋硝石離開之后。
有人說道:“剛剛那個和我們一起挖礦石的人,好像在什么地方見過。”
一旁的老漢笑呵呵說道:“大家都是一張嘴一只鼻子,兩個眼睛,你看誰都是在什么地方見過。”
“剛剛那個年輕人我真的見過,好像是在長安長樂公主出嫁的那天。”
“該不會是新晉的涇陽郡公吧。”
“怎么可能,堂堂郡公怎么可能來這里挖硝石。”
“好像就是涇陽郡公。”
……
正當人們猜測之時一個宮中來的太監策馬而來,“剛剛涇陽的郡公是不是來過!”
此話一出,一群鄉民都安靜了。
真的是晉陽郡公。
李正和大牛又來到一處荒地,這里只有一地黃沙沒什么作物。
大虎回頭看了一眼,“長安令,我們后面好像沒什么人跟著。”
李正下了馬車說道:“隨便挖一些沙子吧。”
“好!”
大虎也跟著干,還警惕地看了看四周。
裝滿了一袋沙子,大虎再次策馬讓馬兒拉著馬車離開這里。
半時辰之后,幾個太監就出現在李正剛剛來過的地方。
拿出毛筆在一根竹簡下記下李正在這里做過什么。
而后朝著李正離開的方向而去。
當天夜里,李世民忙完今天需要批復的奏章。
王鼎拿上一份奏章說道:“陛下,今日長安令離開涇陽了。”
李世民接過奏章看著。
王鼎小聲說道:“長安令的動向都寫在奏章上了。”
李世民看完之后有些疑惑,“硝石,沙子,木頭,泥……”
“竟然還有木炭?”
看完之后李世民沉思好久問道:“李正要這些東西來做什么?”
王鼎躬身說道:“回陛下,長安令帶著這些東西已經回到了涇陽了,至于用來做什么已經派人去查探,想必不日就會有消息。”
李世民放下奏章又是沉思半晌,“你派人把李正去過的地方所挖的,所拿的都一樣給朕也帶一份。”
王鼎躬身說道:“喏!這就去安排。”
李世民起身走出甘露殿,看著空洞的黑夜,心中思量李正身上到底還藏著多少朕不知道的東西。
大食人的東征,李正打算怎么抵擋。
李世民來到立政殿,也看到李江山的來信。
長孫皇后坐在一旁給高陽打理著頭發說道:“這是李江山送來的,也不知道李正在做些什么。”
李世民狐疑看著這封書信,看著紙上的文字眉頭緊皺。
這里面有些文字看得懂,有些文字根本看不懂。
李世民瞧了許久愣是看不明白這上面的公式,“觀音婢你覺得李正寫的這些是什么文字?”
給高陽梳好了頭,高陽便跟著宮女離開了。
長孫皇后低聲說道:“臣妾也看不明白,不如讓孔穎達看看,孔穎達或許能看得懂。”
第二日,李世民就讓人把李正的這些公式送入了國子監。
孫女嫁出去之后,孔穎達的心情都不是太好,主要同樣是書香世家,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一個武夫的兒子,鄙視鏈上沒少聽到閑話。
王鼎把一卷書信遞給孔穎達,“這是陛下吩咐的,說是上面的文字不知道孔穎達老夫子是否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