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來長安都覺得長安比以前繁華了不少。
周遭的人都在說著唐玄奘的事情。
這個唐玄奘果然在關中的名聲很大,結交唐玄奘是一件明智之舉。
祿東贊心中篤定,這一次贊普的結交唐玄奘真的太高明了。
遠處一個眼熟的太監正走過來。
王鼎走到祿東贊面前微笑說道:“老奴見過吐蕃大相,祿東贊。”
祿東贊放下手中的筷子說道:“陛下這是有安排了?”
王鼎微笑說道:“陛下有安排了,還請大相先移步涇陽。”
聽著先到涇陽,祿東贊提了提褲腰帶說道:“我還沒問問你們中原的陛下為何說著馳援吐蕃,一年都已經過去了,為了遲遲不發援兵。”
王鼎還是一臉微笑,“如今陛下很忙,若是大相想要去見陛下,還請擇日。”
祿東贊一拍桌案說道:“你們中原言而無信。”
王鼎依舊說道:“公道自有人說,吐蕃大相請吧。”
雖說心里有些不服氣,祿東贊還是跟著王鼎離開了驛館。
涇陽是一片祿東贊的傷心地。
新修的官道上行人車馬往來不絕,從這里可以一路到涇陽。
走在這條路上就可以感受到關中的富饒和繁華與安寧。
若是吐蕃可以這么繁榮,這么安寧就好了。
難掩心中的落寞。
這條官道走到底就是涇陽的坊市,這里的熱鬧不比長安的朱雀大街差。
從坊市后方的山路進入涇陽,王鼎和看守后山的護衛隊隊員解釋了一下就進入了這片后山。
看著這些護衛隊的隊員,祿東贊還有一些心理陰影。
來到馬圈的時候,祿東贊沒有見到李正,而是見到了魏王。
李泰瞧著祿東贊招呼道:“祿東贊,好久不見了。”
祿東贊看了一眼四周行禮,“見過魏王殿下。”
李泰也是禮貌地說道:“請坐吧。”
在李泰的面前坐下,祿東贊又看了看四周。
看著對方的神態,李泰說道:“別看了,李正不在。”
祿東贊好奇地看向王鼎。
李泰解釋道:“這兩天李正的身體不適,和你們的吐蕃洽談由本王來代為談。”
祿東贊收回自己的目光說道:“魏王殿下,當初我們贊普和李正簽字畫押的一份五百萬貫契約,說是用來朝中出兵馳援吐蕃,為何我們到現在還不見朝中的一兵一卒?”
李泰尷尬笑了笑,“吐蕃大相你初來乍到,不如先吃點東西?”
“在下吃過了。”
“吃的什么?”
“羊肉餅湯。”
“好吃嗎?”
“……”
祿東贊站起身說道:“魏王殿下,我們一定要談這些無關的話題嗎?”
李泰心說,我也沒辦法,李正讓我來談判,我特么從來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祿東贊正要再說什么,就看到李泰站起身就要離開。
看著李泰離開,祿東贊一時間有些迷茫,看向王鼎問道:“魏王殿下,這是去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