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大將軍也來了,隨之而來的竟然還有張公謹。
張公謹說道:“老夫也來湊個熱鬧?”
“鄒國公隨意就好。”
見李正沒有拒絕張公謹在營房中,目光一直觀察著王鼎,這個陛下最信任的太監跟在李正的身邊,看來李正要做的事情陛下非常看重。
看明白了這點,張公謹有了興致想要看看李正到底要做什么?
上官儀和許敬宗也趕來了。
薛仁貴和程處默一頭大汗地也趕到了營房。
李義府,許敬宗,薛仁貴,程處默,李績,上官儀,張公謹,李恪,閻立本,人手都已經到齊了。
拋卻張公謹和李績。
蜀王李恪,李義府,許敬宗,薛仁貴,程處默,閻立本都是涇陽的二把手,大虎關上了營房的門。
頷首看著眾人,李正說道:“一直以來我沒有好好安排過什么事情,最近我們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也是第一次把大家聚集起來一起辦事。”
見眾人沒說話,應該沒有異議。
李正說道:“我打算擴建印書坊,加大我們印書的數量,朝中會新設一個造書坊,這個造書坊位列六部九寺,當然它獨立朝堂,可以越過朝堂直接向宮里的那位稟報,王公公可以作證。”
王鼎說道:“陛下的意思確實是這樣。”
張公謹低聲說道:“是下定決心了嗎?”
李正還是點頭。
看著眾人的神色,明白其中利害關系的許敬宗和李義府神色多帶著一些擔憂。
不過他們很有可能擔心的是他們自己。
李正對眾人說道:“涇陽如今還有一片空地,就在印書廠的邊上,按照我預想應該還可以再多擴建五座印書廠。”
閻立本說道:“那片地我看過,應該可以建設七座。”
李正說道:“就建設五座,每座印書廠之間留出足夠的距離,也是為了安全生產起見。”
安全生產?閻立本思索著這個詞心中計較著。
李正接著說道:“印書廠還要進行一些改造,除了現有的水力半自動,我打算用蒸汽機,蒸汽機的制造到時候我會和鐵大他們商量。”
眾人不知道蒸汽機是什么東西,沒太多的表態。
李正看向張公謹說道:“至于管理印書廠的大小事宜,我想交給鄒國公辦,鄒國公覺得如何?”
張公謹微笑說道:“老夫年事已高,怕是不能勝任。”
坐在一旁的李績說道:“鄒國公比老夫也大不了幾歲。”
李正說道:“鄒國公只要負責調度的官吏就好。”
張公謹見不好推諉,也說道:“那老夫就試試。”
當初李世民還沒登基的時候,張公謹就是李世民的謀士,印書坊同樣是李世民最關心的事情,張公謹自然不會太過推托。
也可以讓李世民放心,再者說有張公謹這么一個老謀深算的人鎮在印書廠對以后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