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坐在河邊釣著魚,下過雨之后是釣魚的好時候。
王鼎帶著一個包裹而來,“長安來,這是在釣魚。”
李正看到王鼎拿出一只溫熱的番薯說道:“王公公吃了嗎?”
王鼎接過番薯笑著說道:“多謝長安令。”
在河邊坐下,王鼎又說道:“這些日子涇陽印書坊的建設很順利,陛下也對此很滿意,想必過幾日就可以正式開印書籍,陛下又問起長安令想要先印什么樣的書籍。”
李正惆悵著說道:“我手中有不少的五姓黑料,大量的書籍就意味著更大的傳播,掌握了傳播我就有信心讓世家的名聲臭大街。”
王鼎低聲說道:“先讓段綸去束縛世家的手腳,給朝中和印書坊爭取時間如此一來,就算是段綸沒有把事情辦成,只要長安令的印書坊落成,一切就好辦多了。”
看了一眼王鼎,李正長嘆一口氣,“為何王公公說著話要帶著如此陰險的表情,搞得我像是一個反派。”
王鼎笑道:“在老奴心中,長安令雖然不是正人君子但也是一個壞人中的好人。”
李正又是無奈一笑,看向王鼎背著的包袱又問道:“王公公這一次帶來的是什么?”
王鼎拿下背在肩膀上的包袱,打開包袱是一份份的奏章。
李正瞅著好奇,“陛下拿這些奏章來做什么?”
王鼎說道:“陛下說了,這些奏章都是因為段綸的事情呈上來的,陛下說了這些奏章交給長安令來處置。”
李正拿起一份奏章看著上面的內容,“段綸私自調集兵馬到處作亂?”
王鼎安靜地坐在一旁。
李正又拿起一份奏章看著,“段綸煽動百姓與官府敵對,此舉與造反無異?”
王鼎還是安靜地站在一旁。
李正又拿起一本瞧著上面的內容,“段綸強搶民女?有這事?”
看了一眼王鼎,李正又說道:“這是真的假的?”
王鼎低聲說道:“從段綸離開長安開始,就一直都有陛下的眼線跟著,段綸做了什么陛下其實都清楚,畢竟給了段鸞這么大的權力,若是陛下不想留他,想來現在他已經是個死人了。”
尷尬一笑,李正說道:“陛下還真是心狠手辣啊。”
王鼎又說道:“段綸現在還好好的,說明段綸一直都按照陛下與長安令的意思在做事,這些奏章都是謠言,畢竟山東地界如今正在發生著什么陛下心里都清楚。”
“是不是早就有眼線布置好了。”
王鼎點頭,“早在陛下登基之后,不少眼線都已經進入了山東地界,長安令放心。”
想來也是,當初李世民在涇陽都安插了好幾茬眼線。
別說世家地盤了,李世民會放過世家?
顯然不可能,說不定連世家的吃喝拉撒都在李世民的眼線中。
李正重新盤腿坐好。
王鼎非常懂事地拿出筆墨。